关于胰岛细胞功能评估
第1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一、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胰岛素原(PI)
(含86AA,包含-分子Ins和-分子C肽)
32/33裂环前胰岛素
65/66裂环前胰岛素
脱31、32前胰岛素何血糖升高都意味着Ins缺乏(相对或绝对)。
●但是并非任何血糖水平一样的β细胞功能都一样,因为受IR和Ins分泌能力的影响。
●总体:2TDM>1TDM;IR↑>IR↓
●临床上FBS>10或口服药物后仍>8 mmol/L,建议用Ins治疗。
第14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2、血浆胰岛素水平
(1) 空腹血浆胰岛素或C肽:
A、在非DM病人可用于判断胰岛素抵抗,
B、结合血糖水平粗略评估胰岛素缺乏:
·DM人群,血糖高而胰岛素水平正常,提示已有Ins相对不足;
·如Ins低于正常水平则表示严重缺乏;
·C肽水平:
不受外源Ins的影响;
正常空腹C肽水平:~
如空腹<0。2Pmol/L,高糖刺激后<,提示功能很差,结合起病情况考虑为1TDM
第15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2)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AIR):
·方法:G:25g;0、3、4、5、8、10min
·正常人高峰可达250~300μU/ml
IGT 200μU/ml
DM <50μU/ml
·优点:可早期发现β细胞功能受损、可预测DM的发生
·缺点:A、受IR的影响,在评估时应调整IR的影响后再评估比较
B、餐后2小时血糖≥180mg/dl者AIR已消失,因此很难用于评估中、晚期DM病人。
第16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3) 胰岛素峰值(IP)与基础值(IO)的比值:
(即释放效试验曲线)
·正常人在糖负荷后Ins水平比基础值升高6倍→8倍,低于5倍可能有损害
·不同的人峰值出现时间不同
再加上Ins测定的不稳定性
·IP/IO高于正常不一定就是“亢进”如IGT者大于NGT,原因是受IR的影响。
价值明显↓
第17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4) 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只反映胰岛素的分泌的量,不反映峰值;
·同样受IR的影响;
·不能区分曲线下面积相同但达峰时间不同的正常人和2TDM人的区别;
·在IGT常提示“亢进”;
·有人提出:胰岛素释放曲线的形态有时比面积大小更重要;
第18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3、精氨酸刺激试验:
·5克精氨酸测0、2、3、4及5分钟时血浆胰岛素;
·0min与2-5min均值之差大小来反映β细胞功能;
·对该刺激有反应不一定对G有反应;4、胰高糖素刺激试验: ·1mg胰高糖素测0、6分钟C肽或Ins值; ·该法常用于1TDMβ细胞功能评估;
第19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 综上述临床常用评估β细胞功能的方法,仍各自有不同的缺点:
1、不能达到分泌量和达峰值时限的完整反映;2、均受胰岛素抵抗的影响;3、对精氨酸、胰高糖素有反应不一定对G有反应。
第20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九、科研工作中的β细胞功能的评估:
1、高糖绀夹技术;2、微小模型计算法;3、胰高糖素刺激试验;4、精氨酸刺激试验;
第21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5、糖负荷后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
△I30/△G30: 是公认的较好的β细胞功能指数之一,主要用于反映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 缺点: ·不能用于比较Ins分泌曲线比较平坦的人群β细胞功能;·同样受IR的影响。
第22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6、静脉葡萄糖注射第一时相Ins分泌:(见前)
7、空腹状态下PI/IRI比值: ·正常7-9%; ·由NGT→IGT→DM发展过程中该比值进行性增加与β细胞功能变化相似; ·该比值的升高,可能是DM发生的指标之一。
第23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8、稳态模型: — HOMA—β细胞功能指数:
20×FIns FBG- ·该公式是对FIns/FBG这一简单公式的修正; ·也可能会高估β细胞的功能 因为β细胞功能衰竭,只有在糖负荷刺激下才能充分显示,空腹状态只能都分反应。 ·同样受IR的影响。
·=
第24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三
△在比较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中
胰岛细胞功能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