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49-外科--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49-外科--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
〔2023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偏红,苔白或黄白相兼,脉略数或细数。
:创面红肿疼痛,水疱形成,基底红、红白相间或苍白。可伴壮热烦躁,口干喜饮,呼吸短促,大便秘结,小便缺少。舌质红,苔黄糙,脉洪数或舌光无苔,弦细数。
:创面根本痊愈,邪虽退而正亦虚,显气血虚衰证。可伴低烧、夜卧不安、食欲不振、消瘦、精神困倦、自汗或盗汗、皮肤瘙痒、嗜眠等,舌质淡红或红、苔薄,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1〕推荐方药:银花甘草汤加味。金银花、连翘、黄芩、芦根、炒栀子、蒲公英、赤芍、牡丹皮、甘草等。或具有同类成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医外治法:
①清创术:用37℃左右的消毒生理盐水去除创面污物,修剪创周毛发和过长的指〔趾〕甲,大水泡于低位剪破放水,保存泡皮,小水泡可暂不处理,用2%黄连洗液或2%黄柏溶液等清洗消毒创面,沾干创面水分。
②中药外敷:外敷黄连膏〔黄连、黄柏、当归、生地、姜黄、麻油;功用:清热解毒,活血生肌〕、清凉膏〔清凉油乳剂〕、紫草膏等包扎或暴露治疗,每日1次;或用地榆粉、大黄粉各等份,麻油调敷后包扎,隔日1次,直至创面愈合;或外用烧伤喷雾剂等,每日4~6次。
③中药异种皮覆盖,保护创面,防止创面感染及加深。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1〕推荐方药:银花甘草汤合增液汤加减。金银花、连翘、黄芩、芦根、栀子、蒲公英、赤芍、牡丹皮、党参、五味子、生地、当归、玄参、麦冬、甘草等。或具有同类成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医外治法:
①中药外敷:溶痂完毕生长缓慢的深Ⅱ度创面予生肌玉红膏、生肌白玉膏或生肌散等外敷包扎治疗,每日1次,直至创面愈合。
②中药异种皮覆盖,保护创面,防止创面感染及加深。

治法:补气养血,兼清余毒
〔1〕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味。黄芪、金银花、黄芩、党参、炒白术、当归、茯苓、熟地、川芎、炒白芍、丹皮、知母、麦冬、甘草等。或具有同类成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医外治法:
①中药外敷:深度创面腐脱生新时,用2%黄柏溶液涂洗创面再外敷生肌玉红膏,每日1~2次。
②中药熏洗:选用去腐生肌、活血化瘀中药随证加减,每次换药前熏洗,促进创面愈合。
③中药浸浴疗法:采用中草药〔荆芥、双花、野菊花、大黄、水蛭等〕或中药黄连散等放入浴液中充分溶解,运用移位推车搬运患者至水槽中,头部露出水面,两耳填塞棉球,开启冲浪模式,即开始浸浴治疗。浸浴的水温不超过40℃,根据病情可每日或隔日1次,首次浸浴不超过 15分钟左右,以后可以逐渐延长。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红外线照射治疗:促进渗出吸收,使创面枯燥结痂,一般每次30~60分钟,每日1~4次,照射时要经常询问和观察皮肤反响情况,防止烫伤。
〔2〕物理疗法:中药消瘢止痒膏配合物理疗法防治瘢痕增生和瘢痕痒痛等,确保患者各功能部位恢复良好。
(三): 康复综合治疗:在伤后

最新49-外科--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ny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