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旗渠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红旗渠心得体会
3月19日至23日,经区委批准,__
街道党工委组织街道党员干部和社区负责人去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参观学习,短短五天行程,我们观看了红旗渠纪录片、重走红旗渠青年洞段,感受敢叫日月换新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去石板红旗渠心得体会
3月19日至23日,经区委批准,__
街道党工委组织街道党员干部和社区负责人去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参观学习,短短五天行程,我们观看了红旗渠纪录片、重走红旗渠青年洞段,感受敢叫日月换新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去石板岩乡走富民路、为民路,参观石板岩供销社纪念馆,感受心系群众、服务三农的扁担精神;参观四有书记谷文昌故居,学带领全县百姓将荒漠变绿洲一生为公的公仆情怀;听冯家口村党支部书记讲述如何带领一个贫穷落后的后进村一步步走上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成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习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感想很多,触动很大。林州市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向我们阐释了勤于实干、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心中有民的精神。
修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一部奋斗史诗,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当我走在海拔400多米的渠道上,看着碧绿的河水缓缓流淌,一旁是堆满碎石的悬崖,一旁是巨石林立的峭壁,难以想象在当时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林县百姓克服了怎样的困难才能在没有路的半山腰修路挖洞架桥,凿出一条4米多宽3米多高的水渠,使得山西的河水蜿蜒70多公里进入河南林县。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林县人不这样认为。面对十年九旱一水难求贫瘠荒凉的家园,他们选择了改造而不是抛弃;面对缺少物资没有技术,他们没有层层上报等待国家支援救助,而是全县人民齐上阵,自己造炸药、制水泥,利用脸盆和小板凳创造了独特的水平瞄准法,使得70多公里的水渠落差不足9米。不等靠要,不叫苦喊屈,克服千辛万苦,实实在在的埋头苦干,这样一干就是十年,林县人的实干精神里,藏着一股子狠劲、韧劲和倔劲。
在悬崖峭壁上找出路,出动六百余人耗时数年的大工程,哪有一帆风顺不出差错的?如果以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为首的领导班子,再多一点点个人政治前途的考量,小一点点敢于担当的气魄,在拍板这么大的工程时,还是会有一些犹豫吧?事实上,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亲自出任项目指挥,扛起大锄走在施工队伍最前沿。在六几年那个敏感而特殊的年代,全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顶住压力,偷偷安排300名青年人施工,争分夺秒抢建水渠关键节点青年洞,使得之前施工流血流汗没有徒劳,让林县人民的希望不至落空。正是因为有这样敢于担当的领导班子,堪称人工天河,中国奇迹的红旗渠工程才一路坎坷一路高歌的完工。而杨书记的遭遇也阐释了替担当的干部担当,替负责的干部负责的内涵。当杨贵书记被批斗时,他被群众集体请愿保出,并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安全度过那段艰苦岁月。
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无一不体现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林县老一辈奉献青春、血汗甚至是生命,换来后世绿水青山良田的富饶;谷书记舍下家中妻儿老小,甘愿做革命的一块砖,南下解放敌占区群众,并带领福建东山县人民植树造林,将荒漠变绿洲;石板岩供销社干部辛苦自己、方便群众,一根扁担将山里乡亲和山外世界连接起来。扁担筐里装着乡亲们的山货,装着外面的百货,还装着先进的耕种技术和经验,一年又一年改

红旗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79277932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