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英雄传
周励,刘建炼钢的梦
1985年,袁玉珠用积攒的15万元钱,,建起了炼铁厂,起了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钢源铁厂。他开始做炼钢的梦了。
有中钢特色的发展之路,被山西省节约能源领导组授予“节约能源先进企业”。
转型升级,形成循环产业链
2012年,钢铁出现全行业亏损,包括一些龙头企业。
而袁玉珠带领的中钢却仍能够保持产销两旺,实现盈利。中钢人说,没什么秘诀,只是我们一直在走国家倡导企业都明白的转型升级道路。
从28年前滩涂上的小炼铁高炉,到今天绵延20里的全产业链现代钢城,中钢经历了“炼铁起家”的创业奠基期、“变铁为钢”的建设摸索期、“跃升百万吨级产量”的改造扩张期,以及“循环洁净、拉长链条”的延伸发展期。而过去三年,中钢在极为复杂、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实现了真正的转型跨越发展,已全面形成现代循环经济产业链,许多技术和工艺都获得了突破,物耗、能耗有所降低,环境指标也在不断改善。
近年来,中钢从原有的炼铁炼钢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上游原煤、矿山的兼并重组,到中游精煤、机焦、铁水、钢坯及轧材的全部环节,再到下游的发电、供热、污水处理等环节,中钢的循环经济体系已形成。围绕钢向上向下延伸产业,中钢已形成“以钢为主、以煤为基、电力支撑、化工延伸”全循环产业集群,集采煤、选煤、炼焦、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发电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型钢铁企业。
目前,中钢还在进一步延伸煤化工产业循环链,以洗煤、焦化和热电厂为依托,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在现有化工产品硫铵、焦油、粗苯基础上,以电厂粉煤灰、焦炉煤气、煤焦油为原料,进一步拉长煤化工产业链条,提炼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从而培育中钢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积极践行“劝富济贫”
2009年吕梁市倡议开展“一企一事一业”活动,即:凡在吕梁开办的企业,都应主动在本县境内兴办一项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社会公益事业,创办或联办一个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的非煤产业。
实际上,袁玉珠从1985年初创业,从空白中崛起,经历了重重困难和艰辛,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此后,他一直秉持回报社会的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当地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关爱企业员工和当地群众。
从2005年起,中钢每年出资1000万元实施中阳县高中免费教育工程,创造了山西乃至全国高中教育的一个奇迹。
2009年到2011年,三年时间,中钢又为当地教育事业捐赠4500万元。
。
2012年投入5亿元修建高标准、现代化的中阳第一人民医院。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8年到现在,中钢在教育、医疗卫生、广电文化、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家乡的历史在改变
多年来,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能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体面日子,袁玉珠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曾说出了一句“狂”语:“我要改写中阳县的历史!”要为家乡办成两件事。
第一件事“在中阳县普及高中”。
吕梁英雄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