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中国
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4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课堂小结
市122中学魏洪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两宋时期都有哪些少数民族际,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乃至以身殉国,这种忠贞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可歌可泣。
元代。台湾称为“留求”,或者“琉球”。元世祖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各项具体事务,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
元朝疆域图
岭 北
中 书
陕 西
江 西
江 浙
湖 广
云 南
甘 肃
河 南
四 川
辽 阳
琉 球
宣
政
院
辖
地
行省制度
元朝政府疏浚、改变大运河路线,使其河道近乎直线,比隋朝运河缩短了900千米;开通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形成了现在仍然存在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政府首次将海运辟为国家的漕运航路,并形成了漕运以海运为主、内河为辅的格局。
经济上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③治理黄河水患、贯通南北大运河
(2)作用:
(1)措施
政治上
地方:
巩固了元朝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
管理全国政务
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管理琉球(今台湾岛)和
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
忽必烈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中央:
宣政院
中书省
行中书省
澎湖巡检司
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南城垣在今北京东西长安街稍南,东、西城垣即明清北京内城的东、西垣。
元大都平面图
元朝的繁荣在《马可·波罗行记》一书中有充分的反映
马可•波罗像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从1275年至1292年17年间,一直居住在中国。他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295年,马可•波罗回到意大利。他把自己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见闻口授给别人,由别人整理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马可•波罗行纪》书影
马可·波罗对大都商业的描绘:
“汗八里(元大都)城内包括和12个城门相对应的12个卫城,居民之多,以及房顶的一望无际,真是超出了一个人的想像…… 。世界上最稀少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 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马可·波罗游记》
议一议:
元朝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元朝统一,社会安定,人民交往、交流加强,有利于经济发展。
2、元世祖的改革,建立起一套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制度。
3、元朝统一,推行开放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
4、元朝鼓励农业,推广植棉。治理黄河,畅通交通等。
想一想:元朝时为什么会出现民族融合的局面?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1、元朝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
2、元朝推行开放政策从而有利于更大范围内的民族融合。
1、新汉人
2、回族的形成
草原上的骆驼
蒙古人征服西夏后,从那里学会了牧养骆驼的技术。
维吾尔人
活字印刷(排版)
居住在天山南北的畏兀儿(今维吾尔)人学会了活字印刷术。
黄道婆
黄道婆,又称黄婆,生卒年不详,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汉族。元朝元贞年间,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元至元三年(1337年)为她立祠院,1957年又在上海为她建墓园,并立纪念碑。
黄道婆墓园
此图反映蒙古官僚的生活已经汉化。
元朝蒙古官僚和仆从图
元末有人写反映蒙、汉人民融洽关系的诗句: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位于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的清真寺遗址。它是元朝聚居在这里的回回商贾的礼拜寺,也是内蒙古草原上最早的清真寺。
元朝亦集乃城清真寺
返回
返回
议一议:
元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意义:1、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2、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我国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