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瑶族药浴配方
~10分钟,每日3次。
备注:在应用外洗方时,同时配用三藤通痹汤(忍冬藤、鸡血藤、夜交藤、秦艽、牛膝各20g,没药10g,桑寄生、黄芪、当归、连翘各20g,生甘草10g),水煎内服,效果显着。
·蠲痹沐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15g,生草乌15g,生马钱子10g,酒白芍20g,透骨草15g,细辛10g,莪术15g,制乳没15g,制南星12g,威灵仙15g,桑寄生15g,仙灵脾10g,皂角刺15g。
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蠲痹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装入布袋内,用适量清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50分钟,制成溶液。将患病部位浸泡在药浴液中,要略加活动。然后再将药渣袋趁热外敷患处,每天治疗1~2次。1剂药可使用2天,一般10天为1疗程。
备注:临床上可以此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加忍冬藤、络石藤、生地、黄柏,并减少川、草乌之用量;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加防风、羌活、独活;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加大川、草乌用量,并加桂枝、海风藤;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加炒苍术、川朴、莶草、海桐皮;痹证历时较久,反复发作,关节僵硬变形,加穿山甲、白花蛇等。
·淋渫乌头散
药物组成:乌头(生用不去皮)30g,木鳖子(去壳)30g,白芥子30g,鳖甲30g,杏仁(生用)40g。
功效:温经散寒,化瘀通络,祛痰止痛。
主治:一切顽痹及筋骨疼痛挛急。
用法:将上药研为粗末,加水3000ml,煎数沸去渣,乘热淋渫患处,冷后再加热,复淋渫。
五、藏医药浴治疗牛皮癣
牛皮癣也叫银屑病,藏医称为"白疕"。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病程较长,容易复发,患病后影响美观,近些年,随着人们对藏医藏药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发现用传统的药浴疗法治疗牛皮癣,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等地的一些藏医,在进行药浴配制时,多喜欢选用藏药圆柏刺,水柏枝,黄花杜鹃,白野蒿等各适量。分别经酒曲发酵,晒干后加入白芸香,白芝麻,天门冬,草决明等药物,装袋后置蒸汽锅中煎出药液:最后再加入少许按秘方配制的药引,如麝香水等,即可使用。 在治疗时,藏医多将药液温度控制在38度左右,每天一次,浸泡约15分钟,以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不但要根据病情灵活调控水温和浸泡时间,还要配合口服"十味芸鹏散","五味青鹏散"等藏成药来加强疗效。
藏医认为:药浴时,保持水温可使毛窍开放,从而有利于将病邪驱除体外:加之开放的毛孔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容易的进入体内,所以,该疗法的效果较为明显和迅速。此外,藏医还用药浴法,治疗风湿病,黄水病,跌打损伤等,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六、小儿药浴五方
·治感冒
白芷、防风、荆芥、生姜各15克,入季葱6根,薄荷8克。煎水洗浴,祛风解表,对风寒感冒有显着疗效。
·治上感发热
银花、柴胡、青蒿、香蕾、竹叶、桑叶各20克,煎汤洗浴,适用
瑶族药浴配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