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教学设计
第1篇:《玩泥巴》教学设计
【目标依据】
本课凸显了一个“玩”子,带着学生在玩学、玩中悟。
从“玩泥巴”的需要出发,分为挖泥土的活动(取材),筛泥土的活动(选材),和泥、捏泥的活动(制大大小小的、粗细不同的颗粒组成的,而且我们还发现: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课件出示)
三、捏泥塑
1、谈话:细土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可以捏泥塑了?你们试着捏一下,看行不行?
2、启发:土太干了,太散了,捏不上怎么办?
3、水怎么倒啊?一下子全都倒进去吗?(出示课件)演示:和泥方法。
4、加水要揉到什么程度?(PPT出示一盆稀土,一盆硬土,一盆柔软程度适中的土)你觉得需要揉捏到什么程度?
5、你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把手伸到这个盘子里和泥好还是请一个同学集中操作为好呢?
6、出示和泥要求,小组活动和泥。
7、分配活好的泥,并整理器材。
8、开始发挥你的创造力,捏个你喜欢的泥塑吧。
四、总结与拓展
1、作品展示。
2、讲解:今天大家都做了属于自己的泥塑。但是我们捏的泥塑干了之后不好保存?泥塑要想保存时间久,还有最后一道工序:烧制。
介绍:高温烧制900摄氏度的时候就成陶器,能装水。经常听说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陶器。烧至120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家里的碗就是经过了高温烧制而成的瓷器。
3、泥土除了可以做泥塑,陶器、瓷器,还有什么作用?
4、总结: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不仅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还为动物植物提供生活的家园。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
第2篇:《玩泥巴》教学设计
课题: 玩 课 时 共2 课时 本课第1 课时
教学目标:1、感受泥性,体验愉悦。
2、了解盘泥条的基本制作方法。
重点难点:1、充分掌握想要制作的形状、特征,使用泥土做成立体的形状。
2、对造型的细致塑造。
课前准备:紫砂泥、泥塑制作工具、范作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A、导入
a 、喜欢吗?在哪儿见过泥做的物品?(商店出售的大阿福、小彩塑、紫砂壶等)
b、提示课题:玩。我们今天也来玩,在家想玩吗?
B、新授
a、出示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
b、教师出示几件范作,通过作品欣赏向学生讲解泥巴的几种不同的造型方法:
(1)、手捏法(2)、泥条法(3)、泥板法(4)挖空法(5)、借助它物法。
c、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d、教师向学生讲解并示范泥条的制作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来感受泥性。
《玩泥巴》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