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古诗-赏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单独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简析】 陆游一生热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卜算子 咏梅-古诗-赏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单独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简析】 陆游一生热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怀抱。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下片首二句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后二句说他即使被碾的粉碎,其清香的品质也不会改变。假如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 ,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 ,破败不堪的“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 。“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单独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照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 ,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 万树寒无色 ,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确实还有“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光阴和自然现象来衬托。况周颐说 :“词有淡远取神 ,只描取景物 ,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 。〞〔?蕙风词话?〕就是说 ,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 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擅长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 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 ,它开得最早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卜算子 咏梅-古诗-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