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军城早秋-古诗-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军城早秋-古诗-赏析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
⑴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朔云:北方的云。
⑵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朔:北方。边:边境。西山:指四川省西部的军城早秋-古诗-赏析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
⑴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朔云:北方的云。
⑵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朔:北方。边:边境。西山:指四川省西部的岷山。
⑶更催:再次催促。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称为“飞将军〞,这里指严武部下勇猛的将士。骄虏:指唐朝时入侵的吐蕃军队。
⑷莫遣:不要让。 沙场:战场。
译文
昨夜秋风吹进边关,寒云冷月覆盖着西山。催动飞将追击骄横的残寇,决不让来犯者一人一马活着回去。
赏析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降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亲密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详细内容。西山,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庄严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根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成功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成功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

军城早秋-古诗-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卢卡斯123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