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
论《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
本文以挖掘国民性为目的,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分析《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软弱、麻木、自负、畏强凌弱等性格特征和阿Q形象所代表的意义,“精神胜利法”对国民性的批判及对现代社会的现实,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这是一种扭曲的心理,黑暗社会的摧残和封建思想的毒害使人的精神扭曲。因为赵家遭抢,阿Q被人陷害,一步一步走向刑场,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反抗,为自己辩白。最后要画押了,阿Q又为担心自己画不圆,被人笑话而烦恼。这是多么的愚昧和悲哀,这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性的感受的结晶,鲁迅是要用它来显示“愚民的专制”的真相,在鲁迅心目中,阿Q正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表。
(二)、健忘。健忘是阿Q麻醉自己的一个方法。阿Q受了别人的侮辱,十分恼恨,但很快就忘了,于是心情便平静下来。如果不健忘,自欺的效力就不能维持,只有借着自欺迅速忘却恼恨的直接原因,心境才能恢复平和,阿Q也才能重新高兴起来。如阿Q遭王胡和假洋鬼子的痛打后,就是用‘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来求得解脱的,使他有心情去“调戏”小尼姑。再如,阿Q欲对吴妈非礼遭到了拒绝,被秀才打了后去干活,舂完米,觉得有些热,便脱了衣服到外面去看热闹。他到赵太爷的院子里看到许多人对着吴妈在说些什么。他想打听,走近赵司晨的身边,却忘了刚才自己对吴妈非礼的事。阿Q反应太慢,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他刚才对吴妈非礼所引起的事端,差点又要遭一顿毒打。这简直是健忘之极!
(三)、精神胜利法。
1、神胜利法的实质。
精神胜利法是阿Q气质的核心内容,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敢正视现实,用自轻自贱、健忘、以丑为荣等种种秒法来自欺自慰。在阿Q身上,一般赋予它以自私、保守、自贱与健忘等含义。在所谓社会学的深层意义上,它又被冠之以
“自欺欺人”、“奴才”等名称,甚至也是类似于“豁达”、“看淡一切”等说法的反讽。葛中义说:“所谓精神胜利法,我们应当把它看成一个人在认识客观现实时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唯心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这就是说,一个人在面对客观现实的矛盾时,只从主观的头脑的感受出发寻找解决办法,用主观和精神上的解决作为实际的解决,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解决。”[1]精神胜利法是唯心主义的,在思维上,在心理上来说,他是无往而不胜的。阿Q正是在无法面对现实时选择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无奈办法,它因此也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标志而广招评论。阿Q生活在未庄的最底层,什么人都可以欺负他,阿Q与人打架,经常是要吃亏。但他却常常十分得意,他有一种妙法以自慰:“就算儿子打了老子了”。自己的钱被人抢了,他在愤怒之中抡圆了巴掌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打了别人一样。就是受了再厉害的凌辱,他也会用类似的方法为自己解脱,从而莫名其妙地高兴起来。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是阿Q的最本质的性格特点。因无法摆脱惨痛的失败或被人侮辱的巨大痛苦而在虚拟的世界中想象与现实相反的结局,或施以假设条件,在精神上得以解脱的一种方法,是一种自我满足的精神,也是他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阿Q如果没有精神胜利法,恐怕也活不到被枪杀。精神胜利法虽然使阿Q活了下来,但也使他丧失了人格,丧失了做人的尊严,生不如死。这是一种被极度扭曲的病态心理,这类自欺欺人的现象,在当时的中国十
《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