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樊 骋 於忠祥 摘要:文章针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要求,分析了长丰县在实施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基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
1、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长丰县是安徽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切实做好长丰县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是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持社会安定和满足人口增长对耕地需求的基本要求。所以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全县耕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质量有所提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规划期内,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按照“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规定补充耕地质量,从而实现耕地质量的不降低,生产效益的不减少,并主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总面积。
2、保障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增加建设用地。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符合长丰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防止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总量的扩大,既要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相适应,又要反映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的趋势。在长丰县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依据合肥市分解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划定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展边界,明确管制规则和监管措施,并通过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盲目无序扩张,从而有效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使得建设用地空间不断扩展,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有效保障科学发展的用地需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加大土地置换力度,减少宅基地占地面积。由于上级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用地递增的速度,而长丰县的土地开发潜力有限,所以只有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镇和城镇集中,并结合土地征用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和搬迁,建立居住小区,引导农民居住向社区型发展,充分通过挖潜长丰县农村宅基地的整理潜力,才能为建设用地的发展提供弹性空间,才能为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提供空间,构建布局合理、用地节约集约的村镇空间结构体系。
4、挖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第一,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来不断提升农用地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从而实现农用地利用效益的提升。第二,通过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构建建筑容积率、土地投资强度、建设用地率、单位城镇工矿建设用地GDP、单位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等节约集约用地指标控制体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各类建设用地效率和效益。第三,通过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涵养水平;推行资源节约,完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调节机制。使得生态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规划模式的转变
新一轮规划转变为“指标+分区+政策”的土地利用模式,即依据上级下达的指标,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土地用途分区,结合土地利用
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