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PLC控制伺服电机
第1章 PLC基础知识
PLC简介
PLC的定义
PLC(Programmabl,高级的已发展到触摸式屏幕;除手持式编程器外,大量使用了笔记本电脑和功能强大的编程软件。
目前,为了适应大中型小企业的不同需要,进一步扩大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范围,PLC正朝着以下两个方向发展:
其一:小型PLC向体积缩小、功能增强、速度加快、价格低廉的方向发展,使之能更加广泛地取代继电器控制。
其二:大中型PLC向大容量、高可靠性、高速度、多功能、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使之能对大规模、复杂系统进行综合性的自动控制。
总的趋势是:
(1) 中央处理单元处理速度进一步加快。
(2) 控制系统将分散化。
(3) 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4) 控制与管理功能一体化。
PLC的构成
PLC的硬件主要由CPU模块、I/O端口组成。
1)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核心,它是运算、控制中心,将完成以下任务:
(1) 接受并存储用户程序和数据。
(2) 诊断工作状态。
(3) 接受输入信号,送入PLC的数据寄存器保存起来。
(4) 读取用户程序,进行解释和执行,完成用户程序中规定的各种操作。
2) PLC中的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
3) I/O接口模块的作用是将工业现场装置与CPU模块连接起来,包括开关量I/O接口模块、模拟量I/O接口模块、智能I/O接口模块以及外设通讯接口模块等。
图1-1为PLC的硬件组成框图:
编程器
电源
主机
CPU
输出单元
输入单元
外设接口
I/O扩展口
存储器
EPROM
(系统程序)
RAM
(用户程序)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I/O扩展单元
图1-1
PLC的工作原理
PLC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主要阶段。PLC按顺序采样所有输入信号并读入到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存储,在PLC执行程序时被使用,通过对当前输入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再将其结果写入输出映像寄存器中保存,当PLC刷新输出锁存器时被用作驱动用户设备,至此完成一个扫描周期。PLC的扫描周期一般在100毫秒以内。PLC程序的易修改性,可靠性,通用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可和计算机程序相媲美,再加上其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调试方便,使其设计加工周期大为缩短,维修也方便,还可重复利用。
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见图1-2。
初始化
硬件、内存检查
检查结果正常
扫描周期监视时间预置
执行用户程序
程序结束
扫描周期固定值
有固定值设置
等待知道设定的扫描周期为之止
算出扫描周期
输入触点 输出继电器
输出继电器 输出触点
外设端口服务
NO
无
YES
有
设置各异常继电器
异常或警告
正常
异常
异常
警告
图1-2
第2章 伺服系统
伺服电机种类及结构特点
“伺服”一词源于希腊语“奴隶”的意思。人们想把“伺服机构”当个得心应手的驯服工具,服从控制信号的要求而动作。在讯号来到之前,转子静止不动;讯号来到之后,转子立即转动;当讯号消失,转子能即时自行停转。由于它的“伺服”性能,因此而得名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值(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伺服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得非常灵活方便。
通常根据伺服驱动器的种类来分类,有电气式、油压式或电气—油压式三种。伺服系统若按功能来分,则有计量伺服和功率伺服系统;模拟伺服和功率伺服系统;位置伺服和加速度伺服系统等。
电气式伺服系统根据电气信号可分为DC直流伺服系统和AC交流伺服系统二大类。AC交流伺服系统又有异步电机伺服系统和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两种
电气伺服技术应用最广,主要原因是控制方便,灵活,容易获得驱动能源,没有公害污染,维护也比较容易。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它为电气伺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早在70年代,小惯量的伺服直流电动机已经实用化了。到了70年代末期交流伺服系统开始发展,逐步实用化,AC伺服电动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并且还有取代DC伺服系统的趋势成为电气伺服系统的主流。
目前交流伺服电动机分为两种:同步型和感应型。
同步型(SM):采用永磁结构的同步电动机,又称为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
其特点:
(1) 无接触换向部件。
(
PLC控制伺服电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