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半夏与水半夏的区别应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半夏与水半夏的区别应用
林 芸 邱福莲 [关键词] 半夏;水半夏;区别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b)-072-02

《本草经读》:今人的稍偏斜,~ 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麻点状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色,富粉性,无臭。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姜汁制过的半夏表面棕色至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半透明状,常呈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法半夏表面淡黄白色,质较松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水半夏块茎略呈长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 cm,~ 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微有皱纹,遍体也可见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常用有偏斜而凸起的叶痕或芽痕,黄棕色,下端有的略尖。饮片姜水半夏色较正品深,常可见其深褐色的略尖的顶芽,外皮皱缩状,断面无正品样半透明状,质较正品轻。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此外,半夏与水半夏区别也可根据其乙醇溶液对紫外光的吸收来区别:取二者粉末各5 g,置250 ml三角烧瓶中,加70%乙醇溶液50 ml,超声波提取30 min,过滤液,取滤液置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吸收度,半夏在261 mm处有最大吸收,而水半夏在269 mm处有最大吸收。
3性味、功效不同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外用)、解毒抗癌之功效。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痰厥头痛、痰湿水饮、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反胃、梅核气及痈肿痰核等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常用量3~9 g。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黑尿酸及天门冬氨酸、精氨酸、β-氨基酸;另含胆碱、微量挥发油、原儿茶醛等。原儿茶醛为半夏辛辣刺激性物质。
水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止咳、止痛、行瘀、消肿、解毒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 g。用于治疗头痛、胃痛、腰痛、跌打损伤、乳痈、肿毒等,~ g。
4 炮制方法不同

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 d后,如起白沫时,每50 kg半夏加白矾1 kg,泡1 d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己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50 kg半夏,用白矾1 kg,甘草8 kg,石灰块10 kg)。

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50 kg半夏, kg, kg, kg)。

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

半夏与水半夏的区别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彩屏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