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篇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十二章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第三临床医学院 临床检验教研室 阿先古丽讲师副主任技师
一、教学目的: 掌握正常止血和凝血,抗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基础上,学习止血与凝血疾病的诊断途径,各凝血因子特点,血小板的功能。
二、教学要求
,凝血因子种类、特性,血液凝血机制、抗凝及纤溶系统;血栓形成机制。
、血小板的结构特点及生化组成,血液流变学。
三、教学内容:

、体液抗凝作用
、特性及机制

,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
出血(bleeding)
止血(hemostasis)
凝血(blood coagulation)
血栓形成(thrombosis)
血栓(thrombus)
出血(bleeding)血管损伤后,血液自血管内溢出或流出
止血(hemostasis)自发的阻止出血和维持体内血液呈
溶胶状态的一系列过程
凝血(blood coagulation)血液由溶胶状态转变为凝胶
状态
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活体血管
内或心脏中形成纤维蛋白块或出现血凝块的过程,所产生的
纤维蛋白块或出现血凝块成为血栓
出血和止血
血液从破损的血管壁流出的过程,谓之出血。
出血后的及时止血是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
出血后的止血过程是快速的,局限性的。
止血的性质:血液凝固,堵塞住血管破损的部位,防止血液进一步丢失。
影响血液凝固的6个方面






各系统相互制约
处于动态平衡
保持血液流通
一、血管壁的作用:
⑴止血作用:①血管收缩;
②激活血小板;
③激活凝血系统;
④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⑵血管壁又有抗血栓形成的能力。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1)结构:内层:内皮细胞(肝素、vWF、tPA、TM、AT-Ⅲ)
中层:
外层:
(2)调控:神经、体液、内皮细胞
内皮系统:最初的保护
血管内壁有一层内皮细胞。
完整的内皮细胞是防御出血和血栓形成的最初防线。
内皮细胞一旦损伤,易引发血栓形成。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2.04 MB
  • 时间2017-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