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论学古文(gǔwén)翻译]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篇(1):《傅永发愤(fāfèn)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那么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翻译以下句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这那么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
四.1.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2〔略〕
五.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字义。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
2.翻译以下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五.1.①向②戏弄③昏暗④点燃2.〔1〕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2〕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3.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慨,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字义。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六.1.①到,此指照射过来②报酬③把④就
2.①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家的光亮照过来,拿着书映着灯光来读书。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练。
4.①学习要主动——匡衡凿壁借光,主动创造条件来学习,其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他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七.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为是其智弗假设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字义。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虽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
2.以下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夫战,勇气也B.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①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②为是其智弗假设与?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七.1.①教诲,教导②这样③引,拉④一起2.C3.①只听弈秋的教导。②能说〔难道〕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4..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八.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篇(3):课外文言文练习答案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师旷论学古文翻译]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