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
龙梦晴严春花韩浩摘要: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了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一种理念和方式,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本文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中的现实困境,指出了人本理念的理论依据,并进行了理性思考。
关键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
龙梦晴严春花韩浩摘要: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了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一种理念和方式,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本文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中的现实困境,指出了人本理念的理论依据,并进行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人本理念适用超越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培育了一大批人才。有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495万,2008年增长到559万,2009年超过600万,2010年达到630万。应该说我国人才资源的总量是充足的。然而在这种总量充足的形势下,许多用人单位反而倍感人才缺乏。他们认为,当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非用人单位所需的理想人才。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的人文、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为何没有世界公认的经典理论或绝世佳作?为何我国的科研人才创造不出世界顶尖级的科研成果?为何我国一直以来缺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值得深思。
“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己”,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张楚廷先生关于教育目的的教育哲理。“所谓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己,这后一个自己是更高尚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这后一个自己还是他自己,不是别人,一个更聪明、更有智慧、更懂得关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自己,更懂得关注人类命运的自己”。张先生以哲人深蕴的理论分析和教育家深邃独到的伯乐眼光,从“以生为本”出发,研究大学的人才培养问题,始终体现出尊重学生,尊重人才的人本理念,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一、现实困境:人本理念缺乏,全面发展难以实现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我们的学生全面发展了吗?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高校人才培养在思路上仍然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大学自治、大学自主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二是“学术自由、学术兴校”等办学理念还未真正形成气候,“为学术而学术”、“为知识而知识”的求知、求真氛围难以形成。三是创造性培养目标缺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为考试内容匆匆而教,多数学生为考试及格无奈而学,思维定势,而且教师多角度引导不够,学生自主学习风气不浓。四是本末倒置。虽说“以学生为本”,但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仍然是被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忽视。五是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大多注重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学习,忽略了人文、哲学、社科知识以及情感、艺术等对学生身心的陶冶,使得学生发展片面,对生活的热爱和美感不足。六是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率不高。由于受到上述问题的束缚,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缺乏思想、缺乏个性,缺乏自由,缺乏创造,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难以立足。
二、理论依据:人才发展过程需要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本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本理念是人才培养中的核心理念。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应倾注更多的人本理念。

如何贯彻人本理念,首

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贾赦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