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素材
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素材
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素材一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体会到:中华经典中所传达的
道理,因为极其朴素,所以才会永恒,因为来自人民,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所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素材
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素材
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素材一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体会到:中华经典中所传达的
道理,因为极其朴素,所以才会永恒,因为来自人民,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所以才
深入人心。诵读活动的目的,更在于加强每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华文明的自觉、自
信,加强人们对中华文明与当代生活密切关联的认识,加强对于中国历史和国情的
了解,促成我们对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优秀文化因子的自觉传
承。而这其中就包括:
其一,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我们文明的重要代表者是
“教师”——孔子,孔子设想了作为美好的人际关系之一的师生关系,倡导尊重教
育、尊重知识、坚持真理,这是中国文明优良的传统。从“学而时习之”到“改造
我们的学习”,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向劳动人民学习,向世界上一切先
进的东西学习”,中华民族始终把追求知识与真理,把“求道”、“求学”作为人
生的最高价值理想,这形成了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
第二,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节俭的民族。我们民族的始祖,乃是亲
耕和与民并耕的劳动者——神农氏,《吕氏春秋爱类》中说:“神农之教曰:‘士
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天下或受其寒矣。’故
身亲耕,妻亲织。”美好的社会是劳动的共同体,“不劳动者不得食”是我们社会
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劳动光荣”既是当代的先进文化,也是我们文明中
的优秀种子。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曾经这样说过:“人情多耽安逸而惮劳苦,懒惰
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农则废其田畴,工则废其规矩,商贾则废其所鬻,士则
废其所学,业既废矣,无以为生,而杀身亡家乃随之。国而懒惰,始则不进,继而
退行,继则衰弱,终则灭亡,可畏哉!”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这既是古老的美
德,而且也是当代社会先进文化的要求。
第三,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文明。“周虽旧
邦,其命维新”,中国文明把改革、革命和创新提高到“天命”的高度,把敢于继
承和勇于承担这种“天命”者,称为仁人志士,而中华经典对于当代青年最大的教
诲和教益,就是要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为国家读书,为人民服务。所谓“闭门求
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这
也正是今天的青少年最应该具备的情怀。
第四,我们文明的基础和文明所追求的理想,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与和谐的
世界。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指出: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认为宇宙和人类,乃是外
在的造物主创造的产物,他们也都因此认为宇宙和人类社会是由造物主、上帝、第一因所决定的,而唯独中国文明把世界理解为本然自生的,认为世界是有机的整体
和万物相关性的联系,自远古以来,中国文明就认为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在阴阳、四
季、五行的运动中生成的,因此,李约瑟将中国文明的宇宙观称为“没有主宰却和
谐有序的世界”(anorderedharmonyofwillswit
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素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