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收益分配政策
亏损弥补情况表单位:万元
年份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实现利润
上交所得税
提取基金分配股利
100
33
67
-500
0
0
100
0
0
100
0
0
第7章收益分配政策
亏损弥补情况表单位:万元
年份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实现利润
上交所得税
提取基金分配股利
100
33
67
-500
0
0
100
0
0
100
0
0
100
0
0
100
0
0
50
0
0
100
25
25
时期
盈利期
亏损期
免税亏损弥补期
征税期
④向公司优先股股东分配利润
当企业发行的股票既有优先股又有普通股时,应首先支付优先股股利。
⑤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即企业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后,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由股东大会讨论决定。
⑥支付普通股股利
即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以及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在保证优先股股利支付的前提下,企业在提取一定的任意盈余公积金之后,本着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向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
第二节股利政策的实施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一
二
股利政策的类型
一、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1)资本保全限制
(2)资本积累限制
(3)偿债能力限制
法律因素
《公司法》
《证券法》
限制性条款
未来股利只能用协议签订以后的新的收益支付
(即限制动用以前的留存收益);
营运资本低于一定标准时不得支付股利;
利息保障倍数低于一定标准时不得支付股利。
契约性约束
长期借款协议、
债券契约、
优先股协议、
租赁合约等
(1)变现能力
(2)举债能力
(3)盈利能力
(4)投资机会
(5)资本成本
公司因素
(1)稳定收入
(2)股权稀释
(3)税赋
(4)规避风险
股东因素
二、股利政策的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①确定最佳资本支出水平
(根据资本投资计划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如果满足后有剩余,则发放股利
②设定目标资本结构
(股东权益资本/债务资本)
债务
数额
股东权
益数额
留存
收益
◆如果留存收益不足,需发行新股
③最大限度满足股东权益数的需要
◎公司的收益首先应当用于盈利性投资项目资本的需要,在满足了盈利性投资项目的资本需要之后,若有剩余,则公司可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①确定最佳资本支出水平120万元
满足后剩余:150-84=66(万元)
股利发放额:66万元
股利支付率(66÷150)×100%=44%
②设定目标资本结构
(股东权益资本70%,
债务资本30%)
债务
数额
股东权
益数额
84万元
留存
收益
150万元
③最大限度满足股东权益数的需要
120×70%
【例】某公司现有利润150万元,可用于发放股利,也可留存,用于再投资。假设该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为30%的负债和70%的股东权益。根据公司加权平均的边际资本成本和投资机会计划决定的最佳资本支出为120万元。
资本支出预算
200万元
300万元
现有留存收益
资本预算所需要的股东权益资本
股利发放额
股利支付率
150
140(200×70%)
10
%
150
210(300×70%)
—
—
现存的收益(150万元)满足不了资本预算对股权资本的需要量(210万元),∴不能发放股利,需要发行新普通股60(210-150)万元,以弥补股权资本的不足。
承上【例】假设资本支出预算分别为200万元和300万元,则采取剩余股利政策,该公司的股利发放额和股利支付率为:
剩余股利政策确定股利支付率的程序如下:
①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即确定权益性资本和债务性资本的比例;
②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下所需的权益性资本数额;
③最大限度地使用累积在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要的权益性资本的数额;
④投资方案所需要的权益性资本的数额已经满足后,如果企业的未分配利润留有剩余,再将其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剩余股利政策评价:
按照剩余股利政策,股利发放额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在盈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股利将与投资机会的多少呈反方向变动,投资机会越多,股利越少。反之,投资机会越少股利发放越多。
◇在投资机会不变的情况下,股利的多少随着每年收益的多少而变动。
(二)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重要原则
绝对不要降低年度股利的发放额
◎将每年发放的每股股利定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然后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收益的增加足以使它能够将股利维持到一个更高水平时,公司才会提高股利的发放额。
由于通货膨胀的
第7章收益分配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