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厘米练习课
“米和厘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中的内容。这一单元可以说是开启了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大门。
教材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
:米和厘米练习课
“米和厘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中的内容。这一单元可以说是开启了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大门。
教材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有如下特点: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感觉到,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可能通过一节新授课就传达给学生,而是要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延续下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体会过程,所以这节练习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能选择正确单位表述物体长度,能正确测量物体长度。
师:我们还学过长度单位——米。关于米和厘米你们知道什么?(1米=100厘米米:m厘米:cm)
故事:在童话家族里,有三位勤学好问的兄弟,为了增长智慧,他们决定去漫游智慧河。途中他们结识了很多小动物朋友,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前进。不久他们来到了智慧河,河边有一棵枝繁茂盛的老松树。“您就是智慧树吧!”“小朋友们好!你们要想过智慧河必须得回答我提的问题才能通过!”老松树接着说:“我的问题是,我有多粗?”这下三兄弟犯难了,因为他们没有带卷尺,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大哥发话了,他说:“我的一庹(tuǒ)长1米50厘米。”二哥说:“我的一庹长1米30厘米。”三哥说:“我的一庹长1米20厘米。”三兄弟马上用双臂把树干围起来,正好围一圈。老松树有4米粗啊!
这时只见松枝摆了两下,从树上落下许多大松果,老松树问:’1个松果有多长,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一量,正好是一拃,他说:“我的一拃长11厘米。”老松树追问:“我的孙子离我有多远?”他们向西望去,看到一颗小松树,二哥就开始一步、两步、三步„„,
边做边数,走到小松树前,正好走了10步。我的一步长80厘米,10步就是10个80厘米就是800厘米,您离小松树8米远。”
老松树高兴地连连点头,说:“这就是人身上的三把尺子,记住自己的一拃、一庹、一步的长度,它可有用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前进吧!你们一定会增长更多的智慧。”
师:谁记住人身上的三把尺子了?
一拃:手伸开,大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
一庹:把两臂伸平,两手中指间的距离。
一步:自然行走状态下,前脚尖到后脚间的距离。
一拃一庹一步
我们认识了人身上的三把尺,现在就测量一下自己身上的三把尺到底有多长。
学生两人一组活动,测量自己的一拃、一庹和一步有多长,并记录。
现在要知道这些物体的长度,我们先用自己的三把尺来估一估,再选用合适的工具量一量,并填写记录。
学生汇报。
测量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先用拃测量,之后再用学生尺测量,并说明选用拃和学生尺的道理。
测量黑板的长度先用庹测量,之后在用米尺测量,并说明选用庹和米尺的道理。
测量教室的宽先用步测量,之后再用卷尺测量,并说明选用步和卷尺的道理。
4
一.米和厘米练习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