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译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死魂灵
/ 著/ 译
全译插图本
中国戏剧出版社
果戈理像
作为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理于年 4 月出生
在乌克兰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爱好文学,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年 9 月
发表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赢得普希金的赞誉。此后又陆续创作出版了
《塔拉斯·布尔巴》、《两个伊凡吵架的故事》、《外套》、《涅瓦大街》等一系列小
说,巩固了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年发表五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在
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其幽默的笔调和有力的讽刺手法,使俄国的喜剧艺术发生
了重大的转折。而他本人也因此受到当局的猛烈攻击,被迫出国,开始长达 6
年的侨居生活。年初,《死魂灵》一经问世,便“震撼了整个俄罗斯”,成
为俄国文学走向独创性和民族性的重要标志。别林斯基称其为继普希金之后的
“文坛盟主”、“诗人的魁首”。而整个年代的俄国文学也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
为“果戈理时期”。
译本序
郑海凌
《死魂灵》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奇书。即便没有读过果戈理作品
的人,往往也知道《死魂灵》这部小说。可是读过《死魂灵》的人,却
不见得每个人都完全读懂了这部作品。就是读不懂这部作品的
人,往往也会被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所吸引和震撼,惊叹幽默大师果
戈理的艺术才能。的确,果戈理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复杂而又古
怪的天才,《死魂灵》则是这位天才作家的思想和艺术的结晶。
一
1842 年5 月,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第一卷奇迹般地出
版了。单凭这半部《死魂灵》,果戈理就震动了俄国文坛,乃至震撼
了整个俄国。当然,《死魂灵》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更多的是给作家
带来烦恼,招致诽谤、谩骂和围攻。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谈到果戈
理当时所遭遇的古怪命运时曾写道:崇拜果戈理的人不敢把他视
为伟大作家,承认他的天才的人,不是狂热地爱他,就是对他恨之
入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他逝世以后。据同时代人回忆,在果
戈理逝世后不久,作家屠格涅夫曾在《莫斯科新闻》上发表一篇短
文,称果戈理是伟大的作家。为此,屠格涅夫被关进警察局的拘留
所,蹲了两个星期班房。可见当时的沙皇当局对果戈理仇恨之深。
不过历史总是公正的。一百多年来,果戈理的《死魂灵》成为
· ·
世界各国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奠基之作,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果戈理和他的作品能够震动俄国文坛乃至震动整个俄国,是
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在果戈理生活和创作的时候,正是俄国
封建农奴制走向瓦解,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时代。这时的俄国社
会,新与旧,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断地发
生着激烈的撞击和裂变。1812 年俄国战胜拿破仑的入侵,唤起了
俄罗斯民族意识和社会自觉,俄国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发生分化,进
步的贵族革命势力迫切要求改革俄国社会。于是1825 年12 月爆
发了著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被镇压后,俄国社会矛盾不但
没有缓和,反而更加尖锐。沙皇当局的神经也变得更加敏感,更加
脆弱,它一方面加强了专制政权的统治,同时强化了书刊检查制
度,御用文人和反动势力更加猖狂。
当时的俄国文坛,流派甚多。在果戈理出现之前,古典主义和
浪漫主义先后占据着俄国文学的主流地位。普希金开现实主义之
先河,创作了《别尔金小说集》和《杜布罗夫斯基》、《上尉的女儿》等
小说。果戈理比普希金稍晚一些登上俄国文坛,他继承了普希金
的传统,同时又开辟了俄国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俄国写实派的
一代宗师。他在题材上不追求奇险怪僻,也不在文字上缕金错彩,
而是用饱含爱憎感情的笔触,如实反映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日益
复杂化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他的作品在当时和以
后数十年间成为进步力量反对农奴制的一个有力武器。
二
尼古拉· 瓦西里耶维奇· 果戈理于1809 年5 月4 日出生于乌克
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得城附近的乡村里。他本来姓果戈理-亚
诺夫斯基,祖上有波兰血统。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望的乡绅,早年
曾在邮电部门供职,当过八品文官,后辞去公职,在乡下当地主,并
喜好写作,曾用乌克兰文和俄文写诗和喜剧。果戈理自幼爱好文
· ·
学,在涅仁中学读书时,他已博览群书,并积极参加学校的文艺活
动,曾扮演冯维辛的喜剧《纨少年》中的主角。1828 年,果戈理中
学毕业后,满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去往京城彼得堡,希望得到一官
半职,结果连连碰壁,几经周折才谋到一个缮写员的差事。这期
间,果戈理亲身体验了小公务员和下层官吏生活的艰辛,地位的低
下,目睹达官贵人的骄奢淫逸和俄国官场的黑暗腐败。这给他的
创作提供
《死魂灵》经典中外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