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游学有感
今年三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高级研修班”赴澳大利亚的学习,漂洋过海的为期三周的学习、生活、考察、体验,对我感触很多。我用相机定格画面,用眼睛掠下美景,用键盘敲击体验,用笔墨写出感悟,多感官地记录下点点滴滴,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自由行,我能行;有规则,方可行
初到澳洲,我们用了好几天才适应了交通规则。这里行人、车辆靠左行。澳洲的城市公交系统比较完善,大多数人都选择乘公共汽车出行,一方面是车次较多,等待的时间较短。另一方面,政府有极好的政策,例如,把城市划分为多个区域,在同一区域一小时内无论换乘几次,只需付费一次,这也许是澳洲鼓励人们绿色出行的一种方式吧。在澳洲过马路,不仅要看红绿灯,还要自己亲手操作,按下按钮,听到提示才能通过,在这里,不遵守交通规则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公交车的乘坐方式也与我们有所不同,每位乘客上车都会与司机打招呼,下车时会对司机说声谢谢,不仅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尊重,也体现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为了监管乘车里程与时间,乘车人需要上车、下车两次刷卡,如有忘记刷卡或逃票现象,个人的信誉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是根据乘客的需要停靠站台,当乘客接近目的地时,按一下车厢内的按钮即可,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们礼仪谦让,汽车礼让行人,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这次安排我们自己乘公交车到学校上课,开始大家都有些忐忑不安,这可咋办?一不认识路,二不会说英语,三交通?则不适应。可是经过几天的摸索、尝试,都能够从紧张不安到逐步适应,最后来去自如。
二、人为本,设施齐;多元性,互相融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可是公园、艺术中心、校园及其他所有的公共场所、设施设备以及服务非常地完善和人性化,免费开放式的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所有的场所都会顾及到孩子、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是否方便,直饮水、休闲桌椅、洗手池随处可见,洗手间里手纸非常充足,并且干净无异味,垃圾桶分类摆放,标志明显,便于废品的回收利用……在超市、药店、商场等服务场所结账时,当发现有人在排队等待,他们会迅速增加收银人员,减少顾客等待的时间。
特别要提及的是,这里的社区资源非常丰富,特别关注幼儿。露天的儿童游乐场,中小大型玩具多样,有小转椅、中型滚筒、大型滑梯,适合婴儿玩也适合少年玩,各取所需,结伴游玩,快乐无比。玩具设施安全,都有软质保护,我手一摸脚一踩,真想惊叫,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软质场地,那厚度那软度……孩子在这里玩那才是真正的安全。孩子爱玩水,社区开设了多个玩水吧,简易与复杂、现代与古旧的和谐,只为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由高而低、从天而降的倒水区,地面上冲击不一的音乐喷泉,深浅不同的干净露天游泳池,大孩、小孩、小小孩,他们赤着脚、散着发,快乐地用屁股堵水眼,奔跑着躲避水桶倒下的水,快活地在游泳池里你追我赶,阳光、灿烂。社区博物馆和艺术馆,设计与布展更体现了儿童人文情怀和多元融合,涂鸦纸板、多色蜡笔、彩色瓶盖,博物架、图书架、真实的爬行动物和高科技的机器人随处可见。展览中心的设施设备,给予儿童的不仅是帮助和支持,更是一种接纳与尊重,他们无声胜有声,吸引、召唤、期待着儿童的观察与互动,在顺应儿童需要的同时,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的博物馆所隐含的教育期待。
三、多游戏,实操作;小规模,大课程
静
澳大利亚游学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