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定“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背景简介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5月25日红一师第一团在安顺场顺利地强渡了大渡河,但是这里的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又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大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花费多少日子呀。70多年前——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耽误了战机,而全军覆灭,成为千古恨事。能否及时渡过大渡河,对红军是至关重要的。蒋介石扬言:到了大渡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所以一桥系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迅速渡过河去,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渡防妄抛链泄攀
键击胆杀革余
湍急崇山峻岭增援妄想援兵
击溃心惊胆寒疲劳漆黑泥泞
瓢泼震耳欲聋铁链红褐色
倾泻千钧一发疯狂霎时间
攀着奋不顾身狼狈浩浩荡荡
激战搏斗关键
一、词语解释
水流湍急:
高山峻岭:
天险: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形容水流非常急。
又高又险的山岭。
天然险要的地方。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工事:
保障军队作战的建筑物。
千钧一发:
形容时间十分紧急。
奋不顾身: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关键:
指事物最关紧要的部位。
狼狈: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反义词
湍急——平缓密集——稀疏
心惊胆寒——镇定自若
近义词
疲劳——疲倦妄想——妄图
击溃——击败增援——支援
仔细读课文,思考:
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
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飞夺泸定桥”题目中的“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飞夺泸定桥
飞
抢时间
夺
攻天险
不怕困难
大智大勇
飞夺泸定桥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