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 】是由【艾米】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
汉语言文学辅修《西方文论》课题论文
皖西学院
课题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
——悲剧的“灵魂”,情节的净化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汉语言文学辅修《西方文论》课题论文
悲剧的定义
要了解悲剧,首先就要明确悲剧的起源。西方的悲剧艺术最早诞生于古希腊,它起源于古希腊人每年秋季举行的祭祀酒神的歌舞表演,及“酒神送”。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悲剧“是从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悲剧起源于狄苏朗伯斯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④
看到悲剧二字,第一反应就是悲惨的剧目。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悲剧并非指结局的悲惨,而是指严肃剧。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⑤。而后人也大都认同这个定义,并延续至今。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到“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⑥。那么首先,悲剧要表现出“价值”让人感受到美好,而后再进行毁灭,令这种美好破灭。让人产生怜悯,让情感得以宣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体会到悲剧所带给人的独特美感。古往今来,无数学者都在研究悲剧美学,探索悲剧所能给人带来的美学感受。悲剧究竟如何归类,有何作用,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情感寄托、宣泄以及净化,都是众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研究的话题。作为美学范畴或妹的特殊表现形态的悲剧,一颗称为悲、悲剧性或悲剧美。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引发人们在同情悲愤中探索追求,在强烈的情感激荡中奋发向上的审美对象。而亚里士多德《诗学》则是体现悲剧审美意义的一部优良载体。
汉语言文学辅修《西方文论》课题论文
二、悲剧的灵魂——情节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也应具有模仿的三个要素,即模仿的媒介,方式和对象,同时他又认为悲剧应该包括以下六个艺术成分:情节、性格、语言、思想、戏景和唱段。而其中“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⑦。可见情节对于悲剧的重要性。在上述六个悲剧成分中,情节、思想有隶属于模仿对象的成分,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是悲剧的灵魂”情节反映出人物的行为,性格在行为中展示,而思想则是到导致行为的决定因素。
情节就如同将整个悲剧串联起来的主线,没有了情节的悲剧,就如同一盘散沙,更不要说给读者带来任何的视觉享受和心灵的寄托了。或者用亚里士多德最爱拿来作比的画,情节就如同线条,却是线条画不成画,色彩再明丽,也无法动人。一副黑白素描比各种好看的颜料的胡乱堆砌更能使人产生快感⑧。情节的设计,决定了悲剧中悲感的艺术体现。为谁而悲,为何而悲,怎样感到悲,又如何将这种“悲”得以宣泄,寻求到心灵的寄托与净化,都是情节所展现给读者的。情节不仅是故事的设计,也能更完善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无法直白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性格因素,都可以通过情节侧面表现。同样,人物的思想也可以通过行为(情节)侧面反映出来,相比于直白无味的叙述,通过情节的表达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从而产生共鸣。
汉语言文学辅修《西方文论》课题论文
三、情节的净化、美的感受
“悲剧中的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在悲剧中,极度冲突的主题与客体在不断对抗、拼搏中把悲剧的情节推向高潮,激发出巨大的本质力量。观众在宏大的力量和气势中,在主人公将人不把。不屈不挠的与逆境的抗争中,体会精神上的崇高美,寻求情感的宣泄。悲剧中所表现的英雄的豪情壮志,高尚品格,以及因这种品格而生的种种行为,都让读者在精神上得到陶冶。在冲突和对比中,悲剧并不遵循因果报应的结局,并不一定以好人就有好报,恶人就有恶报这样的结局为美。而是以好人遭受厄运,并在与这样不公命运的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高昂的气质为美。好的悲剧不顺应现实主流的思想,在因果互不对应的情况下体现生活真实残酷的一面。从而激发人们积极向上,乐观生活,无畏无惧的意识,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亚里士多德在给悲剧下定义的时候就曾说过,悲剧具有“卡塔西斯”的作用。对于“卡塔西斯”的含义也存在着很多争论,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张净化说,第二类主张宣泄说。我国学者朱光潜先生也将“卡塔西斯”一词译为净化。但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也包含有宣泄的意思。
而情节作为悲剧的灵魂,无疑是是悲剧达到“卡塔西斯”作用的最佳手段。人们刚刚进入会场准备观看悲剧,或者是准备翻开一本著作的时候,大多是保持着一种平静的心态。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的心情也随之发生变化。根据作者情节的设计,而产生快乐、伤感、愤怒、怜悯等情绪。好的情节能将读者平静的心态打破,让读者随着故事发展,情节的深入而产生不同的心态情绪。悲剧的情节使人痛苦、感伤、愤慨,让人沉浸在人生的忧患和人性的崇高之中。而随着结局的展现,这种心绪得以纾解,使读者在心态上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是心灵的扩张和升华,是精神的扩张和高扬
汉语言文学辅修《西方文论》课题论文
。
在长期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的情感是复杂的,在审美情感中,爱与恨、悲与喜、苦痛与崇高、哀怨与怜悯……都是经常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情感的交织产生心绪的波动。而情节设计恰恰就是为了打破读者平衡的心态,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到无处纾解的难受与苦痛,最后跟随悲剧的结尾一同宣泄出来,从而产生一种快感。自然情感、社会情感、个人情感就在这样的宣泄中得到净化,达到另一种新的平衡,从而产生审美。就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⑨情节的设计,正是使人打破平衡,继而建立新平衡的始作俑者。情节是悲剧的目的,是悲剧的灵魂,也是悲剧的最美之所在。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的最好手段。
注释:①《诗学》第二十六章(本文所出现的《诗学》摘录均参考1996年,商务印书馆陈忠梅译注版)
②《诗学》第六章
③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4页
汉语言文学辅修《西方文论》课题论文
④《诗学》第四章p48
⑤《诗学》第六章p63
⑥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第15期(1925年2月23日)
⑦《诗学》第六章p64
⑧《诗学》第六章p65
⑨西方美学史》上册,第8一89页,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
汉语言文学辅修《西方文论》课题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