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蜀相》说课稿 】是由【玉玲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蜀相》说课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蜀相》
2
3
二、说教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教学法
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思考、探究诸葛亮的形象及诗歌思想感情。
3、比较阅读法
将杜甫的《蜀相》与《南征》进行比较鉴赏,知人论世,把握杜甫不同时期作品风格,体会他沉郁顿挫的诗风(此项作为课外作业)。
三、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诵读诗歌,参照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合作探究分为若干个小组,思考、探究诸葛亮的形象及诗歌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爱国诗人陆游在报国无门之时、在绝望和忧愤中发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叹;一生不得志的杜甫在独游武侯祠后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怀呢?今天我们学习《蜀相》。(展示幻灯片1)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展示幻灯片2)
4
2、朗读诗歌:
(1)请个别学生朗诵诗歌
教师点评: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
(2)再请学生集体朗读全诗。
(三)、品味探究
1、自主学习:
(1)、找出首联、颔联描写的景物,并简要分析其作用。(展示幻灯片3)
提示:①“柏森森”,营造武侯祠寂寞荒凉、肃穆安谧的气氛;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手法:借景抒情
②碧草映阶,黄鹂隔叶: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先贤的功绩渐渐被人遗忘,这是何等凄凉伤感。这正像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但知音者却少,体现出诗人的寂寞之情。
提示:自”,独自,自顾自地。“空”,徒有。
手法:乐景衬哀情
(2)、结合颈联简要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展示幻灯片3)
提示:雄才大略、忠心为国
2、合作讨论:如何理解“泪满襟”的深刻含义?(展示幻灯片4)
提示: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手法:借古抒怀
(四)、小结
(五)、课堂背诵
(六)、课外作业:(展示幻灯片5)
南征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君恩:指经严武表荐,蒙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中。
5
背景:此诗是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诗人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对作者的了解,任选一个角度比较《南征》与《蜀相》的异同(可从内容、感情、手法、语言等方面入手)
提示:同: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2、两诗都写了“泪”,风格相同,意境都很哀婉。3、两诗都表达了报效国家的愿望异:《蜀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对壮志难酬的英雄的叹惋之情,而《南征》表达的是渴望报效国家可是疾病缠身的矛盾心情。
附板书设计:蜀相杜甫
壮志未酬
6
7
《蜀相》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