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
高一物理学问点篇一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改变(vt—v0)与完成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v、t确定,而是由F、m确定。
3、改变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改变的大小或多少
4、改变率=改变量/时间……表示改变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匀称改变,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变更)。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变更量(速度变更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篇二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改变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记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改变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行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改变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担当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肯定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短暂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肯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短暂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别状态。运动的肯定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靠、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肯定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冲突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相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行分割证明白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依次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肯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详细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肯定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详细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改变,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篇三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改变(vt—v0)与完成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v、t确定,而是由F、m确定。
3、改变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改变的大小或多少
4、改变率=改变量/时间……表示改变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匀称改变,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变更)。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变更量(速度变更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匀称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0;反向则a<0}
8、试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篇七
1、基本公式
(1)速度-时间关系式:
(2)位移-时间关系式:
(3)位移-速度关系式: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随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留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常用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
(2)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4)随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1、探讨运动图象
(1)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能相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能相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能相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