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本章教学目的的要求.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本章教学目的的要求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本章教学目的的要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章教学目的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视觉表象的概念、心理旋转实验及其意义、心理扫描、表象的功能等知识。
本章教学重点:心理旋转、心理扫描、表象的功能。
本章教学难点:心理旋转。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
第二节心理旋转
第三节心理扫描
第四节表象的功能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
表象(MedalImage)又称意象。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当前,认知心理学对表象的研究几乎都是有关视觉表象的,很少涉及其他感觉道的表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进年来进行着一场有关表象的实质和功能的争论。以下主要介绍有关视觉表象的研究并将涉及上述争论。
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心理学将表象和知觉紧密地联系起来,将表象看作是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Neisser和Kosslyn都提出了有代表性的观点,他们的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研究表象和知觉的机能等价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知觉条件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然后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共同或相似的情况。实验设计了三组被试:①知觉-记忆组,②带栅格的表象组,③不带栅格的表象组。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字符定位作业中,三个小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意味着在知觉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

(1)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
(2)表象锐敏度实验
:
McCollough视觉反效现象的实验设计如下:
    让被试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镜去观察一张由黑白垂直条纹和黑白水平条纹组成的刺激图形。如此轮换几分钟,使被试对图形产生适应。此为诱导实验。
    第二阶段,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一张一半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平条纹的复合刺激图形。结果被报告,垂直条纹为绿色,水平条件为红色。

同时进行同一感觉道的知觉和表象两种活动,那么就会发生表象和知觉的相互干扰,甚至两者可能混淆。
Perky在实验中要求被试注视屏幕,并想象在屏幕上有一个西红柿,与此同时,主试在屏幕上投射出一个较模糊的西红柿的图像,结果被试认为屏幕上西红柿图像是自己想象的结果
不同信息通道干扰
Segal和Fusella(1970)设计了一个实验,将被试分为两个小组:听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听到电话铃声),视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看到一颗树)。听觉表象组的视觉信号感觉性高于听觉信号感觉性,而视觉表象组听觉信号感受性高于视觉信号感受性。
实验表明,视觉表象对视觉信号觉察有干扰,听觉表象对听觉信号觉察有干扰,这种情况称为表象对知觉的选择性干扰。在同一感觉通道中存在表象与知觉竞争同一心理过程或心理资源,说明二者的机能是等价的。
二、表象与表征

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存在独立的心理图画,是否可以利用表象进行信息表征。
两种对立观点的代表人分别是Kosslyn和Pylyshyn。前者认为表象的独立存在的,后者持反对意见。

本章教学目的的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w
  • 文件大小149 KB
  • 时间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