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doc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一部分小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多数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在父母的庇护和长辈的溺爱中长大,长期以来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渐渐了说一声感谢。笔者更愿意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德育的全过程中,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学会了感恩,他才能够体谅别人,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着想,而当一个人学会了感恩,会激发这个人内心善良的要素,迸发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构建实施平台
氛围的营建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小学教师,要善于构建实施感恩教育的平台,有了平台,才能营建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氛围的营建有助于全面激活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兴趣,通过感恩教育的平台实施,激活学生的能动性。
在构建感恩教育的平台过程中,笔者在班级中设置了“感恩故事角”一栏,孩子们可以将自己或者别人的感恩故事写出来,感恩内容可以是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老师、感恩自己的同学等。在这个感恩教育平台实施以来,孩子们之间互助、友爱、团结的氛围逐渐形成了。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帮助了别的学生克服一道难题,或者是帮忙打一次午饭等,而得到了对方的感恩,这些行为和意识心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使他们在友爱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
经典熏陶,汲取有益养分
现在学校有很多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也有个别孩子是留守儿童,长期以来,由于父母的工作比较忙碌,孩子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有的学生久而久之就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教师还是只顾一味地德育灌输,会限制学生接受相关感恩教育的积极性,所以笔者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力量,如经常代领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
针对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笔者注重用经典来渗透德育。在感恩教育中,引入了《弟子规》,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面墙,孩子们每天都在教室里玩耍、学习,可以说墙是学生眼中的一本活教材,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来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自觉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在墙上寻找书中的几个典故,在课间自觉一起交流,类似这样的方式来完成对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比如:结合“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笔者在这面国学墙上贴上文字,再带孩子们一起绘画,结合“而亲仁”,孩子们在画中画了有仁德的一位老爷爷,周围是很多围着他的小朋友。这种充满童趣的画贴在墙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时刻记得自己所背诵的经典,并且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他们将国学经典的理念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比如:对待父母应该如何做,对待家长应该如何做,在讲解中渗透、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他人。
以身作则,呈现榜样力量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我们经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他们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有不少小学生形成傲慢、懒散、缺乏规则性等特点,在感恩的理念和意识方面,也会有较大的欠缺。而多数学生非常愿意听老师的话,所以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首先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呈现感恩教育的榜样力量。
比如:笔者以自己为例,讲述了自己年幼时期,如何从一个叛逆的人,逐渐成为一个懂得体恤父母的人。结合心理学的角度开展感恩教育。比如:一个

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