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现代》派与现代诗派
本章学习目的:
1、掌握《现代》派的诞生、发展与流变历程,关注文学社团与政治、经济的复杂关联;
2、掌握现代诗派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征;
3、在细读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的诗作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派诗人诗风的共性与特性。
本章目录
第一节《现代》派的诞生与流变
一、《现代》派的诞生与现代书局
二、《现代》派的流变
第二节现代诗派
一、现代诗派形貌
二、代表诗人:戴望舒
三、代表诗人:卞之琳
四、代表诗人:何其芳
本章参考书目
研究专著:
1、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2、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品集:
1、蓝棣之编:《现代派诗选》
2、梁仁编:《戴望舒诗全编》
3、卞之琳:《雕虫纪历》
4、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一卷》
原始期刊:
1、《现代》 2、《新诗》 3、《水星》
第一节《现代》派的诞生与流变
一.《现代》派的诞生与现代书局
现代书局:
卢芳独资---张静庐加入---洪雪帆(依靠虞洽卿)加入
洪雪帆:总经理
张静庐:经理,负责抓业务
卢芳:发行兼门市部主任
1931年,现代书局虽然改组为股份公司,门面也扩大至三开间,但后因经营业绩不佳,使洪雪帆与张静庐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掌门人”张静庐退出“现代”。后来,现代书局因负债而无力维持,只好于1935年关门大吉。延续时间不足10年。
1932年-1934年是现代书局的黄金时代。(施蛰存语)
现代书局的出版标记
它的构图是一个竖的长方形,以黑色为主,白文图案,构图用了6本书,像叠罗汉似的,以3、2、l的次序向上叠加,最下层是美术体“现代”两字。读者一眼望去,似书,也似一幢高楼,那是用书叠起来的“高楼”,喻意非常明确,内涵也很丰富。而更为奇妙的是,在最上层书的两旁,有两个小白点,似人的双眼,颇具“脸谱”的意趣。四周用白线勾框,构图极为完整。设计者的匠心与巧思可见一斑,可惜查无资料到底是由何人所设计。
在现代书局出版的书籍封底,。
张静庐
第九章 《现代》派与现代诗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