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核心素养彰显价值追求
——2015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A卷试题评析
国计民生皆关注,思想行为真导航。仔细品读2015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A卷试题,犹如炎炎夏日里一股凉爽的清风扑面而来:鲜活的生活情境,深远的命题立意,突出的问题意识,强烈的责任担当,巧妙的问题设计,鲜明的价值取向。该试卷真正做到了弘扬真善美与鞭挞假恶丑的统一,实现了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既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全面考查了考生的核心能力与核心素养;既突破学科领域,成功实现“跨界”,强化综合性,又能牢牢把握学科本真,回归课程原点和“初始”,命题的定位更加强化价值引领和道德践行;既注重对近几年命题经验和范式的全面传承,又注重稳中有进、稳中求新的“扬弃”和“突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015年河南省中招试卷能够集主干知识、核心内容与重大时政热点为一体,集生活化、艺术化、思想性、实践性于一身,让考生在广阔的思维天空中抒发情感,表达心声,扣人心弦,令人难忘,是一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精神盛宴。
一、请你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4小题,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烈火淬炼乃见真金闪光。从魏青刚、李博亚、胡佩兰到殷晓非、采建新、孟瑞鹏……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似繁星璀璨,光耀神州大地;从迎着飞驰的列车舍身救人的李学生,到悬空半小时救下倒挂窗外89岁老人的“托举三兄弟”,再到39年如一日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的“陇海大院”……一个个温暖的片段,如春风化雨,感动亿万心灵。——“河南好人”层出不穷,中原儿女正在用鲜血和生命点亮中华版图上的河南坐标。这表明【】
【答案】A
【评析】一方热土故事丰,六合同瞩河之南。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鲜美的英雄镜头精彩回放,鲜亮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从感动中原人物到感动中国人物,从身边的凡人善举到他乡的见义勇为,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温暖的瞬间,集中折射了中原儿女的光辉形象,全面彰显了河南好人的高尚品格,由此点亮了中华版图上的河南坐标。这是一种永放光芒的精神记忆,这是一座向上向善的精神丰碑,这是一片用实际行动铸起的道德高地。本题穿越时空,彰显河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昭示着作为中原儿女的自豪感与使命担当,对于培养考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2.“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然而,生活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孩子洗次碗,家长得花半天收拾烂摊子;孩子扫次地,却因扫得不彻底,家长只得重新扫……几次下来,“算了吧,孩子还小”的心态就占了上风,家长就把家务活儿又统统揽了回来。
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孩子成才不发愁 ,劳动习惯需培养
,长大成人自当家 ,考上名校是正道
【答案】B
【评析】直面学生家庭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学习与做家务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孩子做家务与自立自强之间的关系,如何承担亲子之间共同但有区别的家庭责任,如何理性看待劳动习惯的培养,这是每一位家长和考生需要共同面对和审视的生活常态问题。本题以《劳动最光荣》儿歌入题,贴近学生生活,演绎了孩子和家长在家务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和做法,让学生置身情境,表达心声,这既是一种就地取材的思想道德教育,又是一种现身说法的家庭建设生动教材,旨在提醒或警示现代家庭如何传承家庭美德,培养子女良好品德,从而使子女有更多的生活历练和责任担当。
,方便群众出行,
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许多公交车站充斥着各类商业广告,乘客直呼:“广告大,站牌小;广告信息铺满天,公交信息不显眼”。与此相关,公交车到站时常常是各种商业广告先响亮喊出,然后才报站名;路牌、路标上也不乏广告的身影……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表明经济繁荣、百业兴旺
,体现创收为重、科学发展
,能够适应市场、满足需求
,理应以人为本、惠及民生
【答案】D
【评析】聚焦社会生活,关注百姓民生。从公交站的布局中,乘客目睹了商业广告的霸道;从路标路牌的信息中,路人看到了商业广告的身影;从公交车报站名的声音中,乘客不时地受到了商业广告的侵扰……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片段,不免让人产生一种迷失在商业化气息中的茫然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设施建设公益性与服务性的沉思和追问。本题图文并茂,通过情境体验,引发读
注重核心素养,彰显价值追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