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际交往的基本领域
第四章人际沟通
第一节人际沟通的概念和构成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桑德拉·黑贝尔斯和里查德·威沃尔在《有效沟通》一书中认为: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
克里斯·科尔:每天我们以许多方式进行沟通。我们交流思想、情感以及我们的期待。
也有人认为:沟通是为了既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符号,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递的过程。
总之,人际沟通是指交往双方在信息、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过程。
二、人际沟通的构成
七个基本要素:
信息发送者
信息接收者
信息
通道
反馈
障碍
背景
信息发送者是指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启动沟通活动,选择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因而是整个过程的决定者。
信息是信息发送者试图传递给对方的意图、情感。
通道是指沟通信息所采取的方式。
信息接收者是接受信息的人,他们在收到信息后,经过自己的分析处理(即译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的内容和意义,并做出反馈。
反馈是对信息所作出的反应1>.它反映出对原信息意义的理解,使沟通成为一个互功的过程。
导致沟通发生障碍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客观障碍——外界环境、文化差异、社会地位差别等;主观障碍——认知障碍、性格障碍等。
第二节沟通的方式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身体语言)
倾听
一、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是指借助语言(文字)符号进行的人际沟通,这是交往中最常用的方式。
可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
(一)口语沟通
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1)明确沟通的目的
(2)要对听众有所了解
(3)要对整个沟通过程有所计划
(1)说话必须简单明了
(2)使用具体、明确的词汇
6C原则:6C是Clear, Complete, Courteous, Correct,Concrete,即清楚、简明、完整、礼貌、正确、具体。
关于谈话的艺术还应当了解——温和的语言,其力量胜过雄辩。不善答问者是笨拙的,但没有原则的诡辩是轻浮的。讲话绕弯子太多令人厌烦,但过于直截了当又会显得唐突。能掌握其分寸的人,可谓精通了谈话的艺术。
——培根《人生论》
如何提高谈话的艺术?
——必须掌握好口头语言技巧:
语言流畅
语言简练
语言幽默
语言委婉
情感语言
“嗟夫,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二)书面沟通
应遵循的原则:
(易于阅读)
(1)有效地组织材料,使用蜘蛛网法。
(2)安排逻辑顺序
(3)突出重要信息
(4)前言和结论。
二、非语言沟通
(一)定义
非语言沟通是指除语言沟通之外的各种人际沟通方式,它包括形体语言(目光、表情、手势、动作)、空间距离、衣着打扮等,又叫身体语言沟通。
(二)特点
运用身体语言进行沟通是人人具有的能力。
身体语言是一个不停顿的、广泛的交流过程。
身体语言可以不受情境的限制。
身体语言可以实现跨文化的沟通。
(三)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主要包括目光、表情、动作、姿态、空间距离、服饰等。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的注意和重视,使沟通得以完成。
目光可以表达各种情感。
目光接触的时间和次数可以反映沟通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程度。
目光可以传递某些信息。
面部表情也可以表达内心的各种情感和态度:爱恨、悲喜、接纳与排斥、自信与恐惧等。
这里的身体动作主要指头部、手部的运动,这几个部位是人们平时运用最多的,它们的运动常常表现出人们对某些事的态度,在与他人的沟通中体现出特定的意义。
例如:摇头——否定、不同意;
点头——肯定、赞许;
昂头——自信、趾高气扬;
低头——羞怯、自卑;
搔头——困惑、难办;
双手捏在一起——团结、亲密、友好;
双手横展开——阻拦;
举起右手(拳)——宣誓;
右手放在左胸前——忠诚;
拍肩膀——关切、信赖、亲密;
搭肩膀、搂抱——感情密切;
耸肩——无所谓、无可奉告。
姿势在人际沟通中也起着无声语言的角色。
真实地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亲密程度。
人体之间的距离在沟通中的意义:
空间位置本身具有社会意义
空间距离反映着人们彼此间的情感关系
空间距离会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
一般来讲,交际距离大致有四个交往带:
亲密带()。这是拥抱、说悄悄话的距离,一般属情侣关系。
个人距离带(-)。这是一般交谈的距离,一般是朋友、熟人、亲戚间的交谈。
社会带(-)
第七章 人际交往的基本领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