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二化学选修3知识点 】是由【小布er】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二化学选修3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二化学选修3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与物质变化的学科。下边小编整理的高
二化学选修3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选修3知识点(一)
: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绘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
,电子出现的时机
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时机小,电子云密度
越小.
电子层(能层):依据电子的能量差别和主要运动地区的不一样,
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
也能够在不一样种类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
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
、3、5、7.
2.(结构原理)
认识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按照的原理,能用电子
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色能够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
1/7
,不存在
运动状态完整同样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再挨次进入能:
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一样的:
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同样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
不一样的轨道,:
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
的状态,[Ar]3d54s1、
29Cu[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织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依据结构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照图⑴箭头所
示的次序。
②依据结构原理,能够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别分红能级组如
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挨次高升;在同一能
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挨次高升。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
量由低到高的次序挨次排布。
2/7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掉1个电子,转变为气
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
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跟着原子序数的增添,元素原子的外头电子排布体现周期性
的变化:每隔必定数量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头电子排布重复出
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跟着原子序数的递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渐渐增大的趋向,罕有气
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渐渐减小的趋向.
说明: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向。电子亚层
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
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e、N、Mg、P
②.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运用:
.
,金属性越强,表
征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
3/7
高二化学选修3知识点(二)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
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为1s2外,其余为ns2np6。
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
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余周期不一样。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括的
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必定所有是能量同样的能级,而是能
量邻近的能级。
(1)依据核外电子排布
①分区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色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
中的地点。如:某元素的外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
元素位于p区,为第周围期ⅥA族元素。即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
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
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
(镧系、锕系除外。)
、电负性
4/7
(1)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掉1个电子时所需要的最
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是指电中性基态原子失掉1个电子转变为气
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
简单失掉1个电子。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碱金属(或第ⅠA族)
第一电离能最小,罕有气体(或0族)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
整体体现增大趋向。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渐渐减
小。同一原子的第二电离能比第一电离能要大
(2)元素的电负性用来描绘不一样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
力的大小。,
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也能够作为判断金属
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非金属的电
,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界限的“类金属”的电负
。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3)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②,,而
位于非金属三角区界限的“类金属”(如锗、锑等)
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③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开朗;非金属元素的
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开朗。④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
5/7
渐渐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渐渐减小。
高二化学选修3知识点(三)
.
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叫做
该元素的电负性。
跟着原子序数的递加,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
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
负性体现减小的趋向.
:
(,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
(,离子键;,共价
键).
(电负性大的为负价,小的为正价).
(表征原
子得电子能力强弱).
,按原子半径挨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
渐渐高升的次序摆列的是
、Na、、O、、S、、Mg、Na
、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以下说法错误的
是
,X显负价,Y显正价
6/7
: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酸性
:HmY小于HmX
7/7
高二化学选修3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