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内加药水处理
一、锅内加药处理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锅内加药处理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易管理,如使用得当,可达到较好的防垢效果。另外,锅内加药处理法相对于锅外离子交换法而言,可节约大量用水,且对自然水,环境污染较小,这点对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地区来说,意义很大。
锅内水处理的不足之处是:锅炉排污要求较严格,排污水量和热损失相对较大;且影响防垢效果的因素较多,一般不易达到锅炉无垢运行,故通常只适用于小型工业锅炉。
根据GB 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标准规定: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t/h,;对汽、水品质无特殊要求的汽水两用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应注意的是,单位水容积越小的锅炉,在局部形成水垢的危险性越大,尤其是燃油燃气的锅炉,有时只有少量的沉积物就会对锅炉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实践证明,水容积较小的(如贯流式和直流盘管式燃油锅炉)锅炉,即使其额定蒸发量较小,也不宜采用单纯的锅内加药处理,而必须采用给水软化处理再加适当的加药补充处理。
二、锅内加药处理的常用药剂及其作用
锅内加药处理常用的防垢药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磷酸盐、栲胶、腐植酸钠和水质稳定剂(常用有机膦酸盐或有机羧酸盐)等。这些药剂虽然都有一定的阻垢作用,但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对于锅内加药处理来说,要达到良好的阻垢、防腐效果,往往需根据原水水质和锅炉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药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复合型防垢剂。常用的复合防垢剂配方有:三钠一胶(碳酸钠、磷酸三钠、氢氧化钠和栲胶);二钠一胶(碳酸钠、磷酸三钠和栲胶);纯碱一腐植酸钠或水质稳定剂等。
通常锅内加药处理所配用的复合防垢剂应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1)能与钙镁盐类反应,生成松散的水渣,可随锅炉排污除去,或生成非沉淀的稳定络合物,起到防止结垢的作用。
(2)能使锅水保持一定的pH值和碱度,使金属保护膜稳定,从而防止锅炉金属的腐蚀;同时也可更好地达到防垢的效果。
(3)能在金属表面生成良好的保护膜,以防止金属的腐蚀。
(4)能促使已生成的水垢脱落,起到除垢的作用。
此外,有的复合防垢剂还配有除氧剂,以防止锅炉的氧腐蚀。
三、防垢剂用量
防垢剂用量与给水水质很有关系,一般应根据化验结果来确定,加药后应使锅水的pH值和碱度都达到国家标准。由于碳酸钠在高温下会部分水解而生成氢氧化钠,因此一般防垢剂可由碳酸钠、磷酸三钠和栲胶
(或腐植酸钠)等组成,加药量可根据给水总硬度与总碱度之差,参照表5—5选用。
表5—5 防垢剂用量(克/吨水)
注:(1)当原水硬度>4mmol/L时,不宜直接采用锅内加药处理,而宜先用石灰或石灰一纯
碱进行沉淀软化预处理。
(2)如果原水硬度中钙离子含量较低,镁离子含量较高,则防垢剂中需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同时适当减少碳酸钠和磷酸三钠的用量。氢氧化钠的加入量约为碳酸钠减少量的75%。
四、加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加药方法及其装置
常用的加药方法及装置有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间断加药和连续加药两大类。
间
锅内加药水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