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陶渊明是一个好读书爱著文,性嗜酒每喝必醉,家贫如洗而又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
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解题:
辞:战国后期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特点:
(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2)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
(3)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
需要特别注意的字词读音示例:
谏(jiàn) 飏(yánɡ) 熹(xī)
樽(zūn) 觞(shānɡ)眄(miǎn)
遐(xiá) 岫(xiù) 翳(yì) 桓huán)
畴(chóu) 棹(zhào) 曷(hé)
遑(huánɡ) 皋(ɡāo)
序文
作者外出为官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辞官回乡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心情如何?
作者外出为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陶渊明家境贫寒又缺少谋生的手段;亲友劝他出去做官,家叔也帮他推荐;彭泽离家不远又有“公田之利”。
作者辞官回乡的原因是什么?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心情如何?
作者辞官回到家乡,随顺了自己的心愿,因而心情畅快。
小序中有三个词充分体现了作者为官82天的心路历程:
脱然、眷然、怅然
概括各段大意
示例①:第一段写自己误入官场,心情惆怅,于是毅然辞官,踏上归途。
第二段写自己回到家乡,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也感受到了家园的美好。
第三段写自己与亲戚、农人的交往,写田园生活的自由和美好。
第四段写自己的感悟,抒发自己“乐天安命”的思想情怀。
田园将芜胡不归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