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发声入门—正确发声和嗓音保护.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发声入门—正确发声和嗓音保护 】是由【GX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发声入门—正确发声和嗓音保护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Document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发声入门—正确发声和嗓音保护
发声入门—正确发声和嗓音保护
发音方法不科学是易患嗓音病的首因。防止声带发生病变,防止声带受到刺激和过度疲劳,需要练习正确的发音方法。下面为您介绍有关呼吸、发声和嗓音保护的一些技巧和知识。
1、呼吸
呼吸是发音的动力来源,要发出美妙的声音,呼吸尤其关键。就像判断一部跑车的好坏,关键是看它的马达一样。只有正确的呼吸才有正确的发音,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常见的几种呼吸方式:
(1)锁骨式呼吸
吸气时用肩膀抬高的方式,但因肺部上小下大,所以吸气量较小,说话时用此方式呼吸较无效率。
(2)胸式呼吸
吸气时胸部向外扩张,吸气量居中。
(3)腹式呼吸
吸气时腹部会向下向外推,可使吸气量大,气吸得最深。
(4)胸腹式呼吸
就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胸肺部和腹部间有横膈膜,若吸气时能使用到横膈膜,可使吸气量更大,气的运用较灵活,我比较推荐用这种呼吸方式。
自己练习呼吸的方法
(1)练习应在舒适及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如果练习时觉得头昏应停止,并及时询问是否练习的正确。
(2)刚开始可躺着练习,一手置胸前,另一手置腹前。鼻子缓慢吸气,感觉胸腹部的涨大,再由嘴部慢慢吐气,同时控制腹部慢慢缩小。
(3)同上,但鼻子吸气速度较快,吐气还是缓慢进行。
(4)改成坐着或站着练习步骤2及3。
(5)同上,但吐气时发出“嘶……”的声音,重复练习。
(6)同上,但吐气时数数,循序渐进,逐步加长练习。
(7)每天坚持练习。
2、发声
在养成一定的胸腹式呼吸习惯后,就可以进行发声练习。其实正确的发声就是在正确的吸气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呼气,正确的呼气就是运用腹部的气,来使声带振动发声,也就是所谓的运用“丹田之气”发声。
如何运用气息使声带振动,关键就是打开喉咙。如何打开喉咙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打哈欠的感觉或者是倒吸一口凉气时的感觉。使得口腔保持这样的状态,然后再运用气息发声。
发声练习方法:
(1)人处于自然挺拔的状态,身体不可太紧张,也不能太松垮。口开大程度以是否能容纳食指与中指并拢的宽度为准,保持打开喉咙的状态,脸部自然放松。
(2)把一只手放于腹部,感受气息由腹部送上,快速冲向软腭,发一个“啊”字。反复练习。
(3)同上,气息放缓,“啊……”字拉长。
(4)同上,可把一首诗或文章拿来练习,把每个字都拉长练习。
(5)同上,只不过音调适当提高,或者是不断增高。
(6)应注意循序渐进原则,练习的时间应适量,可逐步延长。
(7)如果有声乐老师指导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对远处“喊”的练习,就像跟一百米外的人说话的感觉。如练习“你来呀……”,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当然,刚开始练习,会感觉不自然。只要坚持不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地使正确的发声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在用嗓时,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
做嗓音保健操: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气不过满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而加压的一种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
训练吸气肌肉群的方法:
1、憋气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
2、数数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的、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数数1、2、3、4、5、6、7、8、9、10……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的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50以上。
下面两条有声的呼气训练,为我们的声音控制奠定了基础。
(1)“弹唇”练习:双唇闭合,即用气息冲击嘴唇,使它发出“嘟嘟”的声音,一定要使双唇颤动,更要使唇声响亮。“弹唇”练习应体会的内容是:
;
,不能一会儿气多,一会儿气少,均匀是最关键的;
“弹唇”练习,一口气能弹多长时间,这也是控制气息的关键练习。另外,“弹唇练习”也可以作为一个声带按摩练习,帮助已疲劳的嗓音尽快恢复健康。
(2)“哼鸣”练习:是指用鼻腔共鸣,是为了将来发出较高声音做准备,为高低音的上下连结做搭桥工作的。有了“哼鸣”我们的声音才有光彩。“哼鸣”练习是闭口哼唱,闭口时要感觉口中含一小口水,鼻腔竖起,然后深吸气,哼唱。同样要求气息均匀有动感。鼻腔共鸣,不是鼻音共鸣,它是指通过鼻窦、鼻腔、腭窦产生共鸣,而鼻音则是把声音直接送到鼻子里。切记“哼鸣”时,声音是在鼻腔后上方,眉心处发出。每天可用一个单音延长练习,直到眉心产生振动。当我们做好这些练习,就可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发声技巧:利用共鸣,使喉头自然放下。
把咽喉共鸣腔调整为一头粗一头细,这种共鸣位置,对声音有扩大作用。因此,发声前要把口张大,使后颈部竖起来,使会厌软骨站起来,舌体向下挺起来,使软腭和悬雍垂放下来。形成一根直的管子。声音从声带发出后,向上直接冲到鼻咽顶部,在头顶回旋。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洪亮、浑厚,有金属音质。这就是“头声区的发声方法”。检验这个方法是否运用正确,只要在说时摸一摸后脑部和头顶部有无振动感觉就可知道。
这里我选择了一个母音u,作为大家发声共鸣的第一个练习.
U(乌)音能有效的放下喉头,给声音上下通畅奠定了基础,再就是u母音比较圆,易集中,是别的母音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模范音,其他母音要尽量在u母音的感觉上发出,那么您的声音就会统一而又圆润。我们平时练习u音时,要特别注意:(1)不压喉头,使喉头自然放下,可用深吸气来体会喉头放下;(2)下巴、舌根都要放松,使口咽腔不僵硬:(3)发音时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贯通的,像一根通畅的管道。正确的u母音能感到头腔和胸腔都有共鸣的振动。我们平时用一个单音,找我上面所说的感觉。
有了u母音的发音基础,我们才能体会到歌唱的气息,体会到发声不单靠喉咙(一般人认为的),它是由头腔(高音)、咽腔(中音)、胸腔(低音)
三个部位有机结合,发出的通畅、圆润、有穿透力和持久力的声音。
说话前一定要吸足一口气,再平稳地运用气息慢慢讲。有意识地头向前低,下颌内收,使颈部肌肉放松,后颈部自然伸直,使咽喉、鼻咽共鸣腔成一条直线。
下面我给大家提供的一个练说的字是“炮”。
练习“炮”前,我们要做一点准备,那就是气息要深、口腔要空,好像含了一个圆球,鼻腔要张开,胸腔和头腔要感觉上下连起。当这些已准备好,我们就可发声,发声的力量必须是在小腹的反弹力量作用下,使口腔的共鸣得到爆发。可用手按住小腹,感到声音的起点就在小腹,当小腹发力时,声音从小腹迅速打向眉心、弹出。
作为“说”的训练过程,大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当然在训练时,有的人练单音或单字时都能较好的运用气息,一旦遇到多字时,就感到难以发出单音的质量。我可以告诉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当您刚开始打哈欠时去连着说一句话,这时的声音位置很高,气息也很深,虽然有点假,但在您没有找到好的声音之前,它可帮助您去体会,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练习。“打哈欠”时还有一个动作就是放下喉头,喉头的自然下落给声音打开了通道,这时发出的声音通畅、悦耳。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用这样的声音去讲话,而是让大家通过一段强化训练,体会正确声音的用气、发声、共鸣、吐字,当您有了一定时间的积累,您说话的气息支点一定会下移,特别是在您高声讲话时,您一定会无意识地用上腹肌的力量,最后获得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声音。
需要提醒一点,声音不管多么优秀,方法不管多么科学,如果长时间大运动量的用声,都会出现嗓音病变。所以,在训练的基础上巧妙科学地合理分配嗓音的使用时间,是我们必须牢记的。
3、嗓音保护
言语的产生要通过三个系统的协调作用来实现,它们是呼吸系统(肺、气管和支气管)、声门系统和声门上系统(咽腔、口腔和鼻腔)。这三个系统尤其是声门系统的任一器官发生疾病,都会影响发声。为了保护好嗓音,需要积极保健预防嗓音疾病,下面有七个保护建议:
第一,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健康的体魄,肺活量大,肌肉的弹性好,对发声有利无弊。
第二,要避免发声器官受凉、感冒、咳嗽及接触其他有害因素。感冒、咳嗽后,声带充血水肿,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导致声嘶。
第三,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营养要丰富,不宜过咸或过甜,烟酒既刺激呼吸道又易使之干燥,应尽量避免。
第四,要用正确的发音方式,尽量避免、减少嗓音滥用和误用。常见的嗓音滥用和误用有:(1)大喊大叫,大哭大笑;(2)在嘈杂环境里讲话;(3)咳嗽和过度清嗓;(4)过多讲话和唱歌,尤其是在上呼吸道感染时;(5)过高和过低地唱歌;(6)用挤喉咙的方式增加响度;(7)用不恰当的音调长时间说话;(8)说话过分响;(9)当拉拉队成员等,这些情况都应尽量避免。
第五,一旦发现声音异常或自觉发音困难,应立即就医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切忌用病理性嗓音应付,导致病情延误而继续发展。
第六,如患某些声带癌前病变(如声带白斑、乳头状瘤等)时,应密切随访,严密观察病变情况,并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以防恶变。
第七,注意自我调节放松,避免精神压力过重,以防发生功能性发声障碍。

发声入门—正确发声和嗓音保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X01
  • 文件大小159 KB
  • 时间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