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从雷雨到满城尽带黄金甲
——兼析话剧与电影的文体特质
高卫红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内江
摘要:文体被看成是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改编自曹禺话剧《雷雨》
的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世人所瞩目,从文体学的角度比较分析《雷雨》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表达结
构、人物性格、主题蕴意等文体特点,更能直观地解读电影改编中借鉴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雷雨》;《满城尽带黄金甲》;话剧;电影;文体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一~
在张艺谋执导的大片中,《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合,打造成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供舞台演出的叙
下简称《黄金甲》无疑是引人瞩目的,除大制作、大导事性文学样式。话剧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
演、大明星外,更为抢眼的是它改编自曹禺的名剧《雷舞台表现艺术,注重写实性,其特色是以人物对话和
雨》。借助《雷雨》人物关系、故事框架和戏剧冲突,导动作推进故事。电影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以
演张艺谋将故事背景挪到唐末的五代十国,将一出封影像声音组合而成的视觉语言通过画面、声音、色彩
建大家庭的悲剧搬上了金碧辉煌的皇宫,通过权、欲、等来表情达意的。电影的特点是用画面讲故事,不仅
情的纠缠与争斗,彰显人性深处的冲突,展示对悲剧融合了戏剧艺术中的视觉和听觉形象而且还兼融了
命运无法释怀又无法摆脱的大悲情。故事始于菊花小说艺术中享有的时空自由。这两种文体都发端于
台终于菊花台,整个影片看上去极度绚烂,这种绚烂上世纪初,虽不是出自中国,但它们一旦在中国扎下
不仅包括它的色调,还有随之喷薄而出的狂野情绪。根来,便很快跟中国文化与社会融为一体,从中国的
影片沿袭并发展了导演张艺谋的一贯美学风格,看后文化和社会中汲取营养,根据中国社会和时代的现实
令人震憾,影评如潮:“《黄金甲》的成功在极大程度上需要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中
是因为话剧《雷雨》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强烈的戏剧冲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成为颇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同
突”¨,“张艺谋这部万美金的《黄金甲》不只是为叙事文学,戏剧与电影的文体特性有不少相通之
徒有其表。它是一部有血有肉的情节剧,充满了阴处,以至于很长时间有人把电影叫“影戏”。戏剧家马
谋、欺骗和乱伦,让麦克白夫人和暴君尼禄也引以为丁· 艾思林就明确提出:“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等这
傲’。类机械录制的戏剧,不论在技术方面可能有多么不
改编名著,是我国电影的一个传统。张艺谋不少同,但基本上仍然是戏剧,遵守的原则也就是戏剧的
电影都成功地来自小说改编,如《红高粱》《菊豆》《大全部表达技巧所由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
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但把话剧改编为电影,这在则。戏剧表达有着丰厚经验,这给电影提供很好的
张艺谋电影中还是首次。借鉴和技巧,两者间的吸纳与转换也成为可能。但电
作为文学体式,话剧与电影都属“舶来品”。话剧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由于视听媒介的特性,使它
是以西方现代戏剧为蓝本,对其进行深层的渗透与整有着特殊的表现手段,有着与话剧迥异的审美特色。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高卫红一,女,重庆人
从《雷雨》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兼析话剧与电影的文体特质.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