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震惊雅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通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通讯的主要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抓住通讯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撰写各类新闻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通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通讯稿。
三、教学方法
“导-读-悟-写”四步教学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与步骤
老师带学生读课文。
一秒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年过去了,在分分秒秒组成的时间长河里,有的时刻啊,是那样的平淡,平淡的都让我们想不出他是怎样过去的,而有的时刻啊,却是那样的绚烂,使得我们今天想起来还能用心跳应和着那秒针的跳动,2004年就有这样的时刻,这就是8月28日刘翔的12 ‘91 ’’。这个21岁的年轻人在希腊缔造了一个奥运田径场上的中国神话。请同学们把语文读本翻到6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新闻特写,下面给大家一些时间读一读,读完之后老师找大家说一说你看完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答:紧张、激动、骄傲等等。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其实也是很激动很自豪的,好,那么我们来具体看一看这篇新闻特写是怎么引发我们的激动自豪的。首先,大家看一下题目,哎,这个题目确实很精彩,主语是谁呢,中国的速度,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作为黄种人的中国人在世界男子短跑项目上从来没有过什么来令人震惊的速度,而我们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震惊是哪里呢,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那么中国的速度居然能震惊奥运会的舞台上,我们来看这篇文章在题目上就十分吸引我们。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来看第一段,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好这位同学。在读之前请大家想一想这一段哪些词语更吸引你。
【1段】雅典当地时间21时30分,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六万五千名观众的目光齐聚跑道的一端,在那里,经过3天拼杀突围而出的8位世界顶尖高手沐风而立。在他们的前方,10座高栏闪着白色的寒光,这就是男子110米栏决赛。谁来说一说哪些词语更吸引你,(“沐风而立”“寒光”),他怎么吸引你的,怎么好的,有什么特点?(学生答。),是没错,写的不像运动员,更像是武侠小说,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高手过招,招招致命。这么写有什么作用啊,营造赛前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我们来看作者的导语写的不仅阐述事件还渲染了气氛,阐述了什么事件,男子110米栏决赛,渲染了什么气氛,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
好,我们来看第二段。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大家想一想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呢。
【2段】刘翔习惯性地搓了搓手、捂捂头,身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转动一下身体,目光并没有落到对手的身上。他知道,只要自己能够延续状态,发挥正常水平就有戏。他活动一下双腿,双手高举,嘴无意识地张开,不知在喃喃什么。他眼睛注视着前方,在他前面是第四道———一条被称作“冠军道”的黄金跑道。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谁?(刘翔)怎么写的,谁来说一下。(动作描写,哪处是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哪处是神态描写)没错,说的很好,动作神态描写的非常细致,也叫什么啊? (细节描写) 对,说的非常好,也叫细节描写,那么这也恰恰是新闻特写最大的一个特点细节,抓住细节,突出主体。此处此节描写体现刘
《“中国速度”震惊雅典》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