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十大展望.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年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十大展望 】是由【琥珀】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十大展望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报告正文
展望一、比亚迪销量突破300万,成为国内销量第一品牌
、比亚迪新车有望持续放量
在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的支持下,比亚迪产品2023年预计延续大放量。:(1)10万元以下价格带,公司预计将在2023Q2推出微型车海鸥,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如五
菱宏光miniEV与长安糯玉米等车型均有不错的销量表现。(2)10-20万元价格带,秦/宋plus等强势产品在产能扩张支持下预计继续大放量,同时驱逐舰05和元Plus销量爬坡有望超预期。(3)20-30万元价格带,王朝系列产品有望推出换代版本,海豹与护卫舰07新车周期方兴未艾,同时公司有望再推出驱逐舰07与海狮等全新产品。(4)30-50万元价格带,腾势品牌D9产销继续爬坡,2023年有望推出两
款SUV新车。(5)50万元以上价格带,高端品牌仰望预计在2023Q1发布2-3款搭载“黑科技”的产品。生产端,预计2023年公司长沙、西安、济南、郑州等地工厂新产能将释放,支撑公司实现300万辆以上销量。
表1、比亚迪车型梳理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Marklines,整理
表2、比亚迪产能梳理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整理
比亚迪有望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2011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最高
的品牌为大众,2017年销量最高时达到314万辆。2022年前11月,大众销量以
212万辆排名第一,丰田销量达到171万辆排名第二,比亚迪销量达到163万辆
排名第三。预计2023年,比亚迪有望成为国内汽车销量第一的品牌。表3、2010-2022年前11月国内销量前十的品牌(单位:辆)
资料来源:Marklines,整理
、规模放量后比亚迪2023年费用率的降低将凸显
2022年公司单车盈利提升来自生产端的规模效应,预计2023年伴随着比亚迪产品的继续放量,公司费用端的规模效应将逐步凸显。2022Q1至2022Q3,%%,%%,%提
%,2022年公司净利率的提升主要来自毛利率的改善,费用率未见降低,主要系员工数量与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为后面产销扩容做前置准备。展望2023年,预计伴随着比亚迪产品的继续放量,公司费用端的规模效应有望显现。
我们从毛利率与费用率两个角度探讨影响公司净利率的因素,预计2023年公司毛利率有望保持稳定,费用率有望降低,整体净利率有望再提升:
(1)2023年比亚迪毛利有望趋稳:一方面2023年新能源补贴退坡,电池成本或
继续维持在高位,对公司毛利率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供应商年降与产品提价将缓冲毛利的下行,同时销量的继续提升带来单车折旧摊销的降低;因此综合来看,2023年比亚迪毛利有望趋稳。
(2)2023年比亚迪费用率有望降低:预计伴随着比亚迪产品的继续放量,公司
收入2023年将继续大幅增长。费用方面,公司22年人员和研发的快速扩张是后续规模放量的前置投入,2023年整体收入规模放量后,公司费用率有望进入下降通道,费用端的规模效应有望显现。
图1、2020Q1-2022Q3比亚迪各项费用率 图2、2020Q1-2022Q3比亚迪毛利率与净利率

资料来源:Wind,整理 资料来源:Wind,整理
、比亚迪产业链2023年的规模弹性将比2022年更明显
预计比亚迪产业链规模弹性2023年比2022年更明显。过去比亚迪的零部件以内供为主,公司有五家弗迪系子公司:(1)弗迪电池: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动力电池相关产品,前身为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目前有16家动力电池工厂投产或在建。(2)弗迪视觉: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车灯及照明系统相关产品,主要工厂在深圳与西安。(3)弗迪科技: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空调/线束/多媒体/气囊/电器/制动器/减振器/天窗/车架/结构件等产品,主要工厂分布在深圳,西安,长沙,惠
州和商洛。(4)弗迪动力: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电机、电控、电源、发动机、高压电连接等产品,14个基地位于深圳、惠州、长沙、西安、太原等地。(5)弗迪模具: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夹具、模具等产品,主要工厂位于深圳和北京。伴随着比亚迪乘用车的大放量,公司自身零部件子公司的产能受限或扩张速度较慢,
这意味着外部供应商切入比亚迪供应链的机会。展望2023年,预计外部供应商供
应量大幅增加,比亚迪产业链相关公司或将受益于比亚迪的放量。表4、弗迪子公司情况
资料来源:弗迪视觉公众号,弗迪模具公众号,汽车之家,整理
表5、比亚迪产业链相关公司情况
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整理
展望二、理想汽车有望实现稳定季度盈利,成为国内首个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理想2023-2024年新车周期强劲
2023年理想汽车将继续在30万元以上价格带细分市场持续提升市占率。2023年理想汽车将通过L7/L8/L9系列产品在30万元以上价格带的混动SUV细分市场继
续提升市占率,同时将推出高压快充车型拓展纯电市场。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市场竞争尚不激烈,同时理想汽车与同类产品具有较大区分度,公司凭借较强的产品定义能力,有望在2023年实现30万辆以上的销量。目前公司常州工厂已完成
扩建,北京工厂预计2023年底投产,扩张的产能将支撑公司销量目标的达成。表6、理想汽车产品布局与新车规划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腾讯新闻,整理
表7、25万元以上混动SUV/MPV市场主要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Marklines,整理
表8、25万元以上纯电SUV/MPV市场主要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Marklines,整理
表9、理想汽车产能梳理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腾讯新闻,整理
、理想汽车2023年规模放量有望实现稳定季度盈利
2023年理想汽车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稳定盈利的新势力。2022Q2之前理想汽车毛利率维持在20%左右,2022Q3毛利的降低主要系ONE车型减产后相关零部件
计提减值的影响。根据公司指引,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预计达到100-120亿元,若公司2023年实现30万辆销量,有望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并带动研发费用率和SG&A费用率降低。因此我们预计理想汽车有望在2023年实现季度稳定盈利和全年盈利转正。
表10、理想汽车单季度财务表现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整理
图3、理想汽车毛利率与净利率 图4、理想汽车归母净利与研发支出(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整理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整理
从比亚迪、特斯拉复盘看,新能源车企盈利拐点对股价催化力度大。比亚迪
2020Q2-2020Q3,2021Q2-2021Q3,2022Q2-2022Q3三轮盈利放量的时期,公司市
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特斯拉2020Q1-2020Q2盈利提升时期,公司股价也受到催化。一方面,稳定盈利本身意味着公司产品的稳定放量与公司经营状况的持续向好,另一方面,稳定盈利也对市场信心起到支撑,护航公司股价。
图5、比亚迪季度归母净利与同比(单位:亿元) 图6、特斯拉季度归母净利与同比(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整理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整理
图7、比亚迪市值复盘(单位:亿元) 图8、特斯拉市值复盘(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Wind,整理 资料来源:Wind,整理
展望三、新能源整车格局变化,有望形成“一超多强”新格局
、新玩家:2023年华为加大产品布局,小米汽车完成产能布局
2023年,更多华为合作车型上市,小米汽车北京工厂一期将完成建设。2023年,更多华为合作车型将投向市场:(1)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品牌AITO问界将在M5
与M7的基础之上,推出新产品问界M9。(2)华为与长安和宁德时代合作品牌阿维塔预计推出第二款产品阿维塔12。(3)华为与埃安合作车型预计将在2023年上市。小米造车预计将在2023年加速,小米智能汽车项目一期预计2023年底前
竣工,实现年化15万辆的产能。
图9、华为汽车布局 图10、小米汽车概念图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整理 资料来源:网易新闻,整理
、新气象:极氪、埃安独立上市
传统主机厂新能源子品牌独立,埃安有望科创板上市交表,极氪赴美IPO。吉利汽车的电动车品牌极氪已于2022年12月7日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发售的注册声明草拟本,广汽集团的电动车品牌埃安也有望在
2023H2科创板IPO交表。另外,2023年,,。,采用三合一集成电驱和三元锂电池,具有较强的电动化能力。2023年,(计算与通信架构),推出更多智能化属性较强的车型。
图11、埃安GEP生产平台的升级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整理
图12、埃安渠道模式的变革
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网易新闻,整理
、新格局:“一超多强”的雏形或将出现
2023年电动智能车竞争格局或从“一超一强”走向“一超多强”。2020年开始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2021年开始比亚迪新车周期放量,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一超一强”格局,2022年前11月比亚迪与特斯拉在新能源乘用车市
。展望2023年,传统自主的新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
头部新势力的第二波强势新车周期开启,传统自主和头部新势力开始冲击30万的年度销量,埃安、理想、深蓝、蔚来等车企在老车型放量的同时,2023年均有新车推出,成为潜在多强席位的争夺者。
表11、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分品牌销量及市占率(单位: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整理

2023年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十大展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琥珀
  • 文件大小34.42 MB
  • 时间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