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选人用人新导向.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央选人用人新导向
2016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署名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希的文章《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对当前中央“选人用人”思路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强化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标准
陈希的整个文章分成五个部分,包括“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和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
选拔什么样的干部,是最核心的问题。
文章引用总书记的话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同时,要重用那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个性鲜明、不怕得罪人、心系群众、埋头苦干、不拉关系的干部,支持因风气不正长期受冷落却始终坚守正道、正派做人、扎实工作、有思想有能力有作为的干部,表示要敢于为优秀干部说公道话,给他们撑腰壮胆,敢于抵制选人用人中的违规行为,不当“和事佬”。
这种鲜明的导向,可以看出,当前中央提出的要着力选拔的干部,是政治上、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行动中能排除现实压力、强力贯彻中央意志的干部。
业务主义导向则是另一条线。比如,高度重视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着力提高专业化水平,选干部配班子既要考虑熟悉党政综合管理、善于驾驭全局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又要考虑综合素质好、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专业素养的专家型人才,明确提出“层级较高的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中一定要有熟悉本部门核心业务的专家”。
强化党委(党组)集体用人权
确定了目标干部类型,问题就变为由谁来主导选人用人,具体如何操作。
选用干部的主导方法,就是要纠正一些地方出现过的单个主要领导决定或者片面由各种客观性指标决定,强调党委(党组)的集体班子决定,既要纠正“简单地以票取人、以分取人”,也要纠正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如果出现“带病提拔”、突击提拔、违规破格提拔等问题,要对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一查到底、问责到人。
为了健全完善集体讨论决定任用干部的制度和机制,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陈希在文章中强调,无论是提出启动意见、确定配备原则、进行酝酿沟通、形成工作方案,还是开展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进行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职、进行任前谈话等,每一个程序、每一步推进都要充分体现党组织的主导地位和集体把关作用。同时,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放眼基层和工作一线,增强选人用人的准确度和党组织领导把关的科学性。
纠偏“四唯”
十八大后,在全不止一次的提到,要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为此就需要克服“唯绩、唯上、唯分、唯票”(“四唯”)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不良做法和现象。
具体到“唯票”问题上,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系列因民主评议实践而出的问题和热点事件,一些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存在投利益票、感情票和跟风票等现象,导致民主推荐质量不高、推荐结果失真,部分地方、单位党组织过分看重票数,简单以票取人,一些领导干部因怕丢票,不敢担当、当“老好人”。尤其是好几个省出现了整体性的拉票贿选等情况,像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等。

“唯分”是指有的官员特别善于考试,但治理一个地方却未必有能力。过去有一段时间流行“考干部”,“凡进必考”,面向全国选拔、以分

中央选人用人新导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09-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