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引流管道健康教育
胃肠减压管护理
1. 持续胃肠减压可减轻胃内气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吻合口愈合。
2. 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松动和脱出,如管道脱出,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目插入.
3. 保持胃管通畅,使之持续处于负压引流状态,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
4.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12小时可从胃管内吸出少量血性或暗红色的胃液,以后逐渐变浅,若引流出大量的鲜血,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应考虑出血,应配合医生紧急处理.
5. 注意口腔护理,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减轻病人咽喉疼痛并使痰液易于咳出。
6. 术后3-4天,胃肠引流液减少,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除胃管。
7.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蠕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增强病人信心。注意循序渐进。
8. 禁食到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先进少量开水,无不适后开始进半量流食,3天后进半流质,10天进软食。
负压球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
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 做好引流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不应予别针固定,可在床边两侧固定一段绷带再将引流管固定在绷带上,这可增加患者的活动度,固定的高度均要低于引流口20-30 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3观察引流液及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班。(在临床中负压引流袋的刻度有误,记录时要将引流液置入量杯中测量再记录,以保证出入量的准确性),引流物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 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及时处理。
4 拔管指征
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 ml即可拔管,置管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1、保持管道的密闭
(1)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水封瓶长玻璃管插入水中3-4cm,
并始终保持直立。
(2) 用凡士林纱布严密包盖胸腔引流管周围。
(3) 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需用2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4)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用2把血管钳相向夹闭胸壁引流管,并
更换引流装置。
(5) 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
伤口,并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1) 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2) 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3)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
各引流管道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