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武术理论课.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武术理论课
武术普修理论课部分
第一章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武术基础知识
第三章武术教学
第四章武术图解知识
第五章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第二节武术的形成与历代发展概况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
的发展
第一节武术的概念
第一节武术的概念
一、武术的概念:(教学讨论)
关于武术的定义,权威的解释至少有以下三种:“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代汉语词典》);“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上述定义的共同特点是把武术归纳为体育项目,这种用概念解释概念的方式显然无法阐述清楚武术的本质,那么如何来定义武术呢?
武术概念: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二、武术概念的含义:
1、本质属性:技击性是武术区别与其他体育项目的本质属性
2、文化渊源:涵盖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3、运动形式:武术功法、对抗格斗和套路演练
第二节、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一、武术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武术在远古先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开始萌发和催生。由于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根本特征是技击性,因此,考察武术的起源,必然要从人类技击的发生开始。
二、不同时期的武术
1、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771年):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
名称:拳勇、手博、相高、角力、斗。
2、春秋战国(公元前771年-221年):齐桓公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比武较力的“角试”选拔人才;奴隶制崩溃,游侠出现标志武术开始走向民间;《吴越春秋》记载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
名称:技击、相搏、手战。
3、秦汉三国(公元前221-公元265年):角抵、手搏、击剑等竞技项目兴盛。《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搏》6篇、《剑道》38篇。还有不少武术项目被吸收到当时兴盛的“百戏”中去,使得武术朝着表演方向发展。
名称:武艺、角抵、角力、摔胡、手搏、期门、卡、长手、手格。
4、两晋南北朝(公元265-589年):
武术在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与养生相结合。玄学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
名称:武术、武艺、讲武、拍张、相扑、角抵
5、隋唐五代(公元589-960):
武举制;刀术成为唐代阵战的重要武器,剑术逐渐脱离军事实用性而在民间得到发展,
诗人李白、杜甫青年时均曾习过剑术;唐代三绝李白的诗、张旭草书、裴旻
名称:武艺、拳捷、试扑、手搏、角抵、戏、相搏

武术理论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1.91 MB
  • 时间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