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2013, 35(8): 1077–1086
844/:
特约综述
本实验室聚焦于干细胞研究, 包括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分子调控网络、诱
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及重编程机制、功能性细胞获得的关键技术等。近年来,
以小鼠和人类细胞为研究对象, 重点研究了干细胞转录因子(Nanog、Oct4、
Sox2、FoxD3、Esrrb)的作用机制; 发展了非抗性筛选、无血清且成分确定的、
高效iPS技术体系; 建立了包括多种疾病背景的人类iPS细胞库; 发现维生素C
能够极大促进重编程; 阐明了Vc、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hdm1b、miR-302-367
簇三者在促进重编程作用中的调控机理; 发现间充质–上皮转变在重编程起
始阶段的重要作用; 定位了iPS诱导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障碍H3K9; 从人尿液
细胞中诱导获得iPS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我们将整合已有的研究基础, 再接
再厉深入探索, 全力推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应用。
./zw/zjrc/200907/
见微知著—微核糖核酸对细胞命运的显著调控
廖宝剑薛燕婷潘光锦裴端卿*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530)
_
x±s
摘要编程和分化、转分化在再生医学的应用中有巨大的潜能。在这些细胞命运转变中重,
微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或者微核糖核酸簇通过基因转录后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将
从细胞miRNA表达谱与细胞谱系决定, miRNA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多能性调
控miRNA, 与重编程、分化、转分化等方面综述领域内的最新进展, 并结合该实验室在miR-302-
367簇与重编程及神经干细胞转分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展开对miRNA参与细胞命运调控的讨论。
关键词重编程; 转分化; 诱导多能干细胞; 微核糖核酸; 微核糖核酸簇; 多能性维持; miR-
302-367簇
MicroRNAs, Micro but with Macro Roles in Cell Fate Determining
Liao Baojian, Xue Yanting, Pan Guangjin, Pei Duanq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Regenerative Biology, South China Institute for Stem Cell Biology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Guangzhou Institutes of Biomedicine and Heal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530, China)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批准号: XDA01020
见微知著—微核糖核酸对细胞命运的显著调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