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葡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葡、萄、仰、折”。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寓言《酸葡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寓言《酸葡萄》,感悟寓言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酸葡萄》,感悟寓言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通过学习《狐狸和乌鸦》这一课,使我们知道了爱听别人的奉承话就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这一次,狐狸肚子饿了,发现了一个葡萄架,它又是怎样做的呢?学完《酸葡萄》,你就会明白。
2、板书课题,学习生字。葡萄(pú táo):都是上下结构,下面略有不同,一个里面是“甫”,一个里面是“缶”。
3、成熟的葡萄是不是酸的呢?(不是)为什么狐狸说它一定是些酸葡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三、理解词语,扫清障碍
1、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学生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词。
3、做“开火车”游戏,检查自学情况,师生交流。引导:“折”字在“折腾”一词中读“zhē”,除此外,还有“zhé”和“shé”另外两种读音。
4、积累新词。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
折腾:指反复做某事。
稀罕:认为稀奇而喜爱。
5、小结过渡:
词语是组成文章的单位。读课文时,只有读懂词语,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读懂整篇课文。
四、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1、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读文,说说知道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交流。教师顺学而导,着重引导理解狐狸说那些熟葡萄酸的原因。
2、释疑解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1)狐狸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干什么?
(肚子饿得咕咕叫,找
《酸葡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