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题名称: 防蜡润湿材料的制备
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12 年 2 月 13 日~ 6 月 8 日(共 17 周)
学生姓名: 李冠龙学号: 0811340205
指导教师: 刘琳
报告日期: 2012年2月21 日
说明:
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学生在开学的第2周末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论文)课题撰写本报告一份,作为指导教师、系主任审查学生能否承担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依据,并接受学院的抽查。
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还有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油井结蜡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当原油从地下抽到地面时,由于溶解气体的逸出和膨胀而使原油温度逐渐降低,蜡就从原油中按分子量的大小顺序结晶析出,并继而沉积在油管内壁上,致使井筒变狭,油井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堵塞油管造成油井停产[1]。油井结蜡后,使井筒出油通道内径逐渐缩小,增加了油流阻力,降低了油井产能,有的甚至将井筒通道堵死,造成油井停产。抽油泵结蜡后,还会导致抽油泵失灵,严重影响抽有效率,甚至将井泵卡死,损坏设备[2] 。
油井防蜡,是防止油管壁上和井底附近的积蜡,以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原油中含有不同数量的石蜡,在油层条件下,一般处于溶解状态。它使油管内径变小,影响井的生产能力,严重时使油井停产。不同油田、油层的油井,由于原油性质和含蜡量、温度压力、流动条件和油管表面条件等不同,开始结蜡的位置也不同。自喷井、抽油井或气举井都在某一井段以上(包括出油管线)开始结蜡。在生产过程中,当井底附近油层的温度低,或由于注水,使油层温度降低到结蜡温度时,也会在井底附近或油层内部结蜡[3]。
目前石油防蜡的措施主要有 : (1)向井内注入液态活性剂型的防蜡剂(如石油磺酸钠)或石蜡溶剂等;或把高分子聚合物(如高压聚乙烯)放入井内,微溶于油中,使蜡固体虽能析出,但不能聚集长大,仅散浮于油中,被带出井外。(2)采用内壁光滑、亲水憎油的玻璃衬里油管或涂料油管,使蜡在管壁上不易积附。采用防蜡措施可以延长油井清蜡周期。(3)微生物防蜡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形成一层致密的微生物保护膜,附着在油井井筒或输油管道的管壁表面上,具有屏蔽晶核,阻止蜡晶形成的作用(4)磁化防蜡,属于原油的物理改性技术。其作用原理在于:当原油流经磁场时,石蜡分子被磁场磁化,阻止了石蜡结晶体的生长和聚集,蜡分子以分散相被原油带走,从而达到防蜡的目的。
微生物单井清防蜡机理涉及复杂的生物、生化、物理和化学过程。通过试验研究后认为,微生物清防蜡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细菌对石蜡的降解作用:研究表明,
原油中所含轻质组分越多,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就越低,保持溶解状态的蜡就越多,即蜡不易析出。(2)细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表面效应:蜡晶的析出,必须首先有蜡核(固相),即蜡晶析出的附着体,但如果在蜡结晶析出之前抢先在蜡核表面涂上一层活性物质,就可以阻止蜡在固体物质表面的附着,从而达到阻止结蜡的目的。(3)细菌对蜡的分散作用:将高温状态下同等数量的溶解石蜡分别加入清水与防蜡菌液中发现在同等的时间内清水中石蜡析出并凝集,而在菌液中石蜡仍保持溶解状[4]。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利
毕设开题报告-李冠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