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改什么.doc农业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去年,李国祥的弟弟在安徽老家种植小麦,,。
相反,,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优质小麦,而加工后的高强筋面粉售价8元/斤。同样是种植小麦,差距如此之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者,弟弟的境遇是当前大部分农民面临的困境:辛辛苦苦种了地,不仅无法增收还可能亏损,当地不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供给超过需求,卖方会收到降价的信息;如果需求超过供给,买方会收到涨价的信息。李国祥弟弟种植普通小麦的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故而价格会一降再降;而内蒙古农民种植的优质小麦,也因供给低于需求,收购价才会“高高在上”。
所以,李国祥为弟弟支招,与其赔本,不如什么都不种,让土地休养生息;或者跟着大规模的农企一起种,种有市场前景的农产品。休耕是为了让土地更肥沃,后者则是以市场为导向。
改革就是通过市场调节
今年玉米市场价格一斤不到5毛钱,同时国家已经取消了最低收储价。“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当前玉米价格低迷,以后种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敬学最近在东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上的观点。
东北三省一区是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据国家粮食局官网显示,截至2017年3月2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9261万吨。这表明玉米的库存仍在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若东北调减玉米种植结构,那么,替代玉米的作物是什么呢?有专家认为,可以在东北种蔬菜运到南方。
据北京新发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北的蔬菜南运主要在北京,最远也只能到济南,再远蔬菜会烂掉。“东北在新发地的蔬菜供应量,辽宁省占53%,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则占10%左右。”南方的蔬菜可以经过预冷,货车一路向北,气温越来越凉爽,故而蔬菜不坏。但北方不行,若东北采用日光温室种植蔬菜,再通过冷链运输到南方,成本过高,农民难以承受。
“东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比其他地方更大,因为可供调整的余地非常小。”吴敬学进一步解释,气候条件变化决定它不像南方可以种植高效园艺类回旋余地很大。“与其不知道调什么,倒不如不调。”吴敬学认为,玉米卖不出去可以养猪等发展畜牧业,蔬菜烂了则一钱不值。他建议,东北产区可以调整为种大豆,尽管目前大豆的产量低、收益不高,但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地补贴,引导农民种植。“补贴高了,大家自然愿意种。”再者,可以鼓励研发或引进新品种,比如市场进口量较大的北美的优质专用小麦,可以引导农民种植这类优质小麦品种。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缓和“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矛盾。
东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根据东北的地域选择性,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进行结构调减。当前玉米库存可转化为饲料粮。据估算,养猪成本中玉米约占六成,现在玉米价格低,也意味著生猪产业有更有竞争力。东北地区可以发展畜牧业。吴敬学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还应农牧结合,
“而不是局限于种植业层面,或从表面上的调减玉米数量或大豆数量,还要从产业链更深层次看问题。”此外玉米也可以加工成乙醇等,转化为清洁生物能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种植结构调整不仅是面积增减的变化,也是品质结构的优化。下一步,我国将优先发展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
农业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