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拜佛记(下)
当天下午老朱带着我是从开山古寺--化城寺开始的,一路有观音殿、文殊殿,龙庵,长生庵等等,已经记不住经过多少座庙,一路拜过,我的信仰原则是见庙烧香,每个殿进上九柱香,再叩三个头,最后到达肉身殿,记得很清楚的是九十九级的石阶,当时真有种冲动想三步一个头,叩上三十三个头一路拜到肉身殿去,那天人很多,我也是犹豫了几下没能这么做,但我确实亲眼看见两个虔诚的信徒就是这样从山下拜到山上的,其诚心真是令我佩服。月(肉)身宝殿,相信是每一个到九华山的人必去之地,这里供奉的便是地藏王菩萨的真身,寺外的香炉边人们自发的组成一个圈,绕着香炉口中振振有词,念着几遍“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然后将手中的香火放入香炉内,再走到肉身殿内,仍然是自发的组成一个圈,绕着地藏王菩萨肉身的宝塔绕上三圈,口中默念着自己的心愿,念着“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此情此景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浮现,多少年来,多少信徒,千里迢迢,为了心中所愿而奔赴九华圣地,大愿地藏王菩萨普渡众生,多少修行的人,在种因之前得以佛理感化
,便免去了恶果,希望我能是其中一员,修行在心,少种恶果。
第二天一大早,首先要去的是百岁宫,为父母求长寿和健康,老朱一大早便来接我,一直将我送到山脚下,我坚持一个人走到山上,不用坐索道,也不用老朱陪,但是上山一定要记着带个棍子,因为山有很多野生猴子,有时会出来,你不用惹它,也不用害怕,只要用棍子敲它,它就会走开的。还好,当天可能是我上山太早的原因,上山和下山都没有碰到过一个猴子,早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放眼望向山下,九华街的乡村古朴建筑和一排排的黄色墙壁的庙宇尽收眼底,大约四十分钟左右,我就走到了百岁宫,所有九华山的建筑除了百岁宫的墙壁是白色的以外,其它寺庙均是黄颜色的墙壁,究竟是何原由老朱和我讲过,但是抱歉我给忘记了。
在百岁宫可以看见无暇和尚的真身,无暇生尚活了126岁,自26岁出家整整修行了100年,其圆寂后化作真身,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其殿堂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故有很多信徒尊他为百岁的象征,在此求父母的长寿和健康。从百岁宫出来沿着山顶的路可以走到东崖禅寺,沿途也经过几座庙宇,但记不住名字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处可以看见卧佛,在此处照相取景可把卧佛活灵活现的体现出来。
东崖禅寺旁边的东崖洞穴,相传是地藏王菩萨初到九华山时修行的地方,洞旁有巨石方正,相传金地藏常于石上诵经观景,晏坐清修,故此石有“晏坐岩“晏坐岩”之名。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诸葛节等数名乡绅游山,行至东崖,见金地藏之苦行,深为感动,发心修建化城寺,请金地藏离洞居住。明正德年间,有僧周经于此结茅,后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心学大师王阳明曾两次来此与周经谈经论道,相契甚深,并互有题赠。万历年间释普通易“晏坐堂”为“东崖精舍”,因石崖位于化城寺之东故。“东崖云舫”为九华山十景之一。东崖之西北有一泉,当年地藏于洞中被毒虫咬伤,时有一女子至,曰:少儿无知,愿出泉补过,指引西北一石便眨眼遁去。金地藏揭石见泉,泉水清澈甘美,以泉洗伤,即刻痊愈。后知为龙女所助,故有“龙女泉”之名
九华山博物馆:必须要提一下博物馆,或许是它带给我太大的震撼的原因吧,或许是在这里领悟到更多,总之,我建议诚心拜佛的人一定要花点时间好好参观一下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珍
九华山拜佛记(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