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风露枇杷熟
旧闻、食事作家,上海作协会员,海派雕刻多面巧手。
端午前后,沪上枇杷树金果灿灿,舒人眼目,让人有身处山林的野趣,想起元人陈基句:“满天风露枇杷熟,归奉慈亲取次尝。”突发奇想,假如??上行道树、公园、绿地全部种上石榴、杨梅、银杏、生梨、枇杷、苹果、柚子、柿子,到了夏秋两季,满树鲜果累累,街景更迷人。
到苏州洞庭东山采枇杷是件开心事,太湖清风吹来,花迎鸟笑,溪水叮咚流淌,逸兴遄飞,树上的白玉枇杷皮色浅黄,剥开,果肉如雪似玉,晶莹透润,张口啖之,清芬含蜜的枇杷汁水涌出,甜得你口爽齿凉,飘飘欲仙,快哉快哉!有人说,从前苏州只有白沙、红沙(大红袍)枇杷,近些年来白玉枇杷名气大振。苏州亲戚告诉我,白玉枇杷原产洞庭东山白沙村,是村里农民汤永顺从实生早黄白沙中选出。上世纪70 年代后期,专家对该品种与早黄白沙在果实形状、大小及果肉厚度、花瓣形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定名为“白玉枇杷”。白玉枇杷果形大,皮薄易剥,果肉厚而细洁,清甜多汁。
随着种植扩大,白玉枇杷名气越来越大。太湖边的枇杷名种还有青种、照种、灰种、铜皮、和尚头、鸡蛋红、荸荠种等。苏州人说枇杷虽好吃,可惜核大肉薄,其实从清代文人朱彝尊(朱竹坨)和他道士朋友关于无核枇杷的故事中就可知,当时已经有人在研究无核枇杷啦!故事说道观中有两株枇杷树,结出的果子竟然无核,那位道士透露了枇杷无核的秘密,原来是在枇杷刚刚开花时剪去了花蕊中某一根花须,结出的枇杷就会无核。当代科学家已经把研发小核、无核枇杷作为重点课题,用三倍体、花穗处理等先进科学技术试验。据说,西南大学研究人员在重庆培育出一批无核枇杷,果核蜕变成小点软核,这是枇杷老饕们的福音了。
白居易《山枇杷》诗:“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火树风来翻绛艳,琼枝日出晒红纱。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枇杷除苏州洞庭东西山出名外,还有浙江塘栖软条枇杷,湖北宜都甜蜜大枇杷,据说剥一个能盛一小碗,还有福建漳州云霄枇杷、四川雅安石棉枇杷、安徽黄山三潭枇杷、四川文宫枇杷、浙江路桥枇杷、上海青浦沪香枇杷、广东无核枇杷和台湾台东枇杷。初冬百花凋零,山间枇杷花开,朵朵洁白,玲珑如玉。以前我随舅舅去苏州洞庭东山亲戚家做客,冬日暖阳下
满天风露枇杷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