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旅游教学中的实践
——2011年上期教学总结职中黄卫国
本期,我在教学中积极地运用案例教学法,现将总结如下:
一、教学案例的搜集、整理与设计
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搜集、整理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设计。旅游心理学方面的案例素材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方面的案例素材可通过报纸、杂志、网上查询等来搜集;实践方面的案例素材可从实习学生及旅游服务行业员工的亲身经历中来搜集。
搜集到案例后,我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整理使之能成为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案例。将收集到的材料按门类和次序排列起来,结合教材内容,把案例分成前台和客房服务心理、餐厅服务心理、商场服务心理、导游服务心理和旅游者投诉心理六个方面。从案例的类型角度再把它们分成问题式、陈述式、决策式、条例式等几种。加上标题、作索引、编目录等,把所有类似或相近的材料保存在一起,以便查找。再根据教学要求对材料进行加工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案例收集和整理完毕以后,在上课前还对案例进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使案例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我在设计案例时充分考虑到案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充分考虑到案例所涉及的学习环境是否具有现实性;案例所涉及的学习环境是否有以点带面的指导意义;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能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设计的案例是否具有可理解性;所设计的案例是否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和课堂讨论方式两种。通过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更能体现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我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旅游教学时主要从推出案例、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5个方面实施。
1、推出案例
案例要结合每次教学的理论知识点,分步骤地向学生推出。我先介绍案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至于事件的发展、结果,可以先不讲,给学生留下悬念。在教学中我往往是边推出、边提问、边讨论;再推出、再提问、再讨论,循序渐进。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2、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旅游案例教学中大致可提两类问题:一类是假设性问题,如:“如果你是服务员,你该怎样做?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进入角色,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类是评析性问题,如:“在这次的服务过程中,哪些服务行为符合客人的心理?哪些不符合?”,“服务员的做法是否得当?为什么?”等。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提出问题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假设性问题在案例推出的中间提出,比在案例全部推出后提出效果更好。例如,讲餐厅服务心理这部分时,向学生推出《迎宾》的案例:一位肢体残疾的客人走进餐厅,这时迎宾员走上前去。此时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迎宾员,你会将这位客人引领到哪个座位?”如果问题放到案例全部推出之后再提出,因为案例中已有了解决的办法,学生就会受案例中当事人解决办法的影响,容易形成定式,难以开阔思路,难以提出有自己特色的解决方案。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就难以得到锻炼。而评析性问题一般在案例全部推出后提出,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析案例的全过程,可以对当事人有个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旅游教学中的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