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享受一程心灵之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说。中央财政将拿出两个亿,支持全国的各类博物馆相继开放。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国家图书馆也实施了免费措施,今后进入国图只凭身份证就可以了。此外,还要推动全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陆续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说,目前中国准备好的博物馆已经免费开放T200多座。4月1日以前,今年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会有600座。明年还有800座博物馆将开放。据青岛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今年将有10余座博物馆免费开放。亲近博物馆,将成为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捷径。
那里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每当流连于橱窗里的一枚石器、一方铜鼎、一圆铜镜、一柄芝如意,都会感觉时间倒流,并凝固在了某个久远的年代。眼前的古物似乎都活了过来,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演绎着一段段经历。那是一枚在地下埋藏了多年的石器,一端粗大浑圆,往下渐薄渐细,末端尖利。它的锋芒里藏着一个故事。也许,在200万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它被一个穿着兽皮,直立行走的“人”握在了手里,经历了万般打磨之后,变成了“人”的得意利器――以锐不可当的锋利屡屡刨开了野物的皮肉。那是一圆铜镜,背面纹满了龙凤的浮雕,镜子里应该曾经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她在闺房中顾影自怜,哀叹着“养在深闺人未识”。
博物馆也许真的能活起来,像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中演绎的那样:当太阳收敛了最后一缕光芒时,凶猛的古战士、非洲丛林动物、早已消失的族裔、印第安妇女、以及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蜡像)都复活了。其实现实中的博物馆,也并非枯燥乏味,只要有颗善感的心,就能听到它们的历史诉说,看到他们具有生命力的一面。
从某个角度上讲,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首先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可以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同时,博物馆也不单纯是个文化补习的地方,更多的是心灵的富足和享受。
即使我们不去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仅从文物精细的做工上探寻先人的技法和智慧,也足以让人震撼。即墨博物馆有件镇馆之宝《妙法莲花经》,在特制的磁青纸上用金银书写绘画,被鉴定为罕世的国宝。很多人不远千里前去观瞻,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上面的佛经故事,只是有感于它的大气高贵、精妙细致,令人叹为观止。逛博物馆,如果没有故事,那就把握细节吧。
走进博物馆,享受一程心灵之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