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2032013年第9期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邹明顺(贵州省桐梓县花秋镇乐境小学 341700)【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203-01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入手的,即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在学习语文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课文语言、内容的功能,又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朗读者情感的功能,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充分表明了朗读的重要性。有感情朗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下面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什么是朗读技巧?朗读技巧,就是指为了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二、以情煽情,找准重音在我的语文课堂实践中,我认为教师的范读也很重要,教师范读时的眼神变化,面部表情都能传递给学生。如:在讲解“鸟的天堂”一课时,文中写了作者两次来到了鸟的天堂,但是因为来的时间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也就不同,第一次来时是在傍晚,只看到了大榕树没有看见一只鸟;第二次是在早晨看见有许多的鸟,在指导学生朗读大榕树的美丽和鸟儿的多时,我注重了眼神、面部表情、声音的变化,有时还配上动作将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另外我还要在范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听清楚每一句话的重音在哪个词上,如:(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里的大和不可计数就是重音)(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这句的到处是重音)这样学生再朗读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进入情境了,而且还能把赞美的语气读出来了。再如:低年级《红领巾真好》一课,这一课是一首诗歌,全诗分为两节,第一二节主要讲可爱机灵的小鸟;第三四节主要讲少先队员放鸟巢和自制警示牌,告诉人们要爱护小鸟。这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讲解时要通过朗读来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在范读的时候注重了字音,“红领巾真好”的真;“崭新的木牌上写着不许打鸟”的崭新和不许打鸟等等,这样学生既读出了感情,又理解了课文。三、直接引导,对比读文对于有些句子,蕴含感情比较复杂的句子教师可以直接的提示,如:把这样的句子抄写在小黑板上或者是打印在纸上,一句一句的帮助学生标出重音、指导如何停顿,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互相比较读、跟着教师读,直到读出感情为止。例如:一年级“小壁虎结尾巴”一课中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两个句子:(1)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2)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第一句是课文中的原句,第二句是对比的句子。首先让学生分别读一读这两句话,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就会发现,课文中的原句会好一些,能读出课文中小壁虎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小动物,向别人借东西时口气要委婉一些。与
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