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1 】是由【大鱼文化】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p :
教学重点:本单元阅读训练点之——能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在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预设目的:
1、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正确书写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刚毅、巍然、浩大”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到万里长城的宏伟壮丽。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目的
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全文谈感受,对长城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3、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长城的壮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一遍读完的同学可以想一想,万里长城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化难忘的印象。
2、老师巡视,及时表扬读得动情的学生,并就学生对长城的印象做初步理解。
3、老师组织全班交流。由学生说说初步的印象,引导朗读。老师随机点评。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是分了几个方面来介绍长城的,第二自然段是抓住了长城的什么特点来进展描写的?
2、请你自己用心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话中哪句话或者哪个词语深深地激发了你对长城的赞美之情,用笔划一划,并且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老师巡视,并且关注学生划的是什么句子和词语,可以随机做一些交流和讨论。
4、小组交流: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划的句子或者词语和伙伴做一个交流,说说理由。

5、老师组织全班交流:请学生读读自己划的句子,引导学生重点读悟:
①、“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上下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用巨龙比喻长城:一种中华民族的象征。〕
②、“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6、师生合作朗读第二自然段。
7、老师小结:这段话是围绕着“长城气魄宏伟。”这句话写的,按照从远望到近看、由物到人的顺序层层写来。写得多么生动,多么精彩!
四、作业:
写写课后的生字,挑选特别生疏的多写几遍。
从课文中找出至少六个描写长城的词语,并记在心里。
〔 〕长城 〔 〕长城 〔 〕长城
〔 〕长城 〔 〕长城 〔 〕长城
第二课时
预设目的
1、理解局部词语的意思。

2、精读
三、四自然段,感受长城的古老和浩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固,理解局部词语。
1、听写词语:组织学生听写带生字的新词,听好以后自己校对订正。
2、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说心里的长城。并请学生做简单的解释把词语的理解与长城的形象结合在一起。
3、用自己头脑里的词语说说你理解的长城。
二、精读
三、四自然段,感受长城的古老和浩大。
1、是啊,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座不朽的长城,课文的
三、四自然段又从其他角度为我们介绍了长城,请你认真地读一读这2个自然段,还是划一划你认为深深打动你的词语或者句子,并且想一想为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
3、4自然段,并划出有关的句子。老师巡视,关注学生所划的句子,并做简单交流。
3、组织同桌之间先做一个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老师参与同桌之间的交流,理解学生的读书心得,寻找典型事例准备全班交流。

4、老师组织全班交流,指名学生朗读,引导学生重要读悟以下句子:
①、“到了明朝,几百万人又进展了整修和扩建,历时200多年,如今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明朝时修筑的长城”。
②、“要采制这么多的砖头和条石,并要运送到陡峭的山峦上砌筑起来,光靠肩膀和手,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去克制一个个困难,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与生命。”
③、“这虽然只是传说,却说明了正是千百万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生命修筑了长城。”
5、再快速地读读
3、4自然段,看看你还有特别想知道的知识,还有特别想提的问题。〔有一个质疑的环节,可以发现孩子们读懂课文的情况,也可以进步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暂时答复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延伸到课后。〕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请同桌为你做一些评价。
2、找一些你感兴趣的关于长城的资料,与同学们做交流。
第三课时
预设目的
1、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用朗读表达自己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1、这个单元我们要学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学习《猫》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方法,请你想一想《万里长城》的
2、
3、4自然段你如何来概括。〔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摘下来加以改动。〕
2、这一局部的内容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联络起来,你发现什么问题?〔构造上是总分关系。〕那这一局部内容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联络起来,你又发现了什么?〔构造上是分总关系。〕概括
一、三段的段意。
二、朗读,再说感受。
1、配乐朗读。
2、同学们,如今你对长城一定有了新的体会和理解,你的朗读比第一节的时候更动情了,能对大家说说你的动情理由吗?
3、师生朗读。
三、交流资料。

我们对长城的理解不仅仅限于课文,你找到的有关的长城的资料、知识或者传说故事,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四、作业:
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它……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曹婕
局部参考“名师名校长论坛”中王崧舟老师的《万里长城》。
伟大的友谊
课前学情分析^p :
预测:
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所从事共产运动并不熟悉,这就必然阻碍他们对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的理解;
马克思和思格斯的伟大友谊是有着深化内涵的,学生不易把现实生活中的一般友情同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接通;
课文仅以几百字就力图阐释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总的来看是缺乏感染力的,不利于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p :
教学重点:本单元阅读训练点之——能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可以体会到两位伟人之间的伟大的友谊。

预设目的:
1、能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正确书写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不同程度的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目的
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全文谈感受,对马克思、恩格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看两位伟人之间的友谊,先来说说你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多少理解吧?老师这里有一些有关的资料可以供你参考。〔准备资料,屏幕阅读〕
二、初读课文
1、这样两位人物之间的友谊会是怎样的呢?课文里有一些描绘,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完的同学可以想一想,你对伟大的友谊怎么理解?

2、老师巡视,及时表扬读得认真的学生,并就学生对伟大的友谊的理解做一些交流。
3、老师组织全班交流。由学生说说读了一遍课文以后对他们的伟大的友谊的理解。老师随机点评。
三、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四、作业:
1、写写课后的生字,挑选特别生疏的多写几遍。
2、读一读课文。
第二课时
预设目的
1、理解局部词语的意思。
2、精读
三、四自然段,感受长城的古老和浩大。
教学过程
一、由题入手,紧扣友谊
1、请学生围绕课题说说: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读懂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想弄懂的问题是什么?
〔肯定所得,引发深究〕
二、由疑入手,感悟友谊
1、出示讨论题及提示〔课件〕

讨论:为什么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
提示:1〕.从友谊表现的两个方面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伟大?
2〕抓重点词、句、段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伟大
3〕联络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
2、先请学生结合三个阅读提示,读一遍课文,自己考虑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展讨论,深化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3、读书,讨论
4、广泛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段指导朗读,加深感悟,〔分组讨论增加课堂上的交际场,加强生生交流,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以及语言、思维等训练〕
三、鼓励质疑,深究友谊
1、鼓励学生在感受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根底上,就课文内容和表达方式提出质疑。
2、学生自行解疑〔在深化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层面,情感层面都加深了许多,肯定有着比课前预习更深的感悟及产生新的疑问,培养学生,擅长发现问题,并具备解决问题的嫩里,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
四、充分辩论,歌颂友谊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大鱼文化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3-05-26